首页 > 数码 > 专家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课堂需要怎样的“高科技”?

专家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课堂需要怎样的“高科技”?


任友群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发表专著2部、译著10部、论文80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教育技术学、学习科学、课程教学论、教师教育。


近日,杭州第十一中学在教室里安装了一款“智慧课堂管理系统”的科技应用。即通过现场3个摄像头对教室内学生“刷脸”匹配,完成考勤,还会对学生阅读、书写、听讲、起立、举手和趴桌子6种行为,以及高兴、反感、难过、害怕、惊讶、愤怒和中性7种表情,以30秒一次进行扫描,从而分析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最后根据分值比较,来评判教师的上课水平。


杭州十一中的智慧课堂管理系统


报道一出来,便引发了大家的争论。有人认为,学校是将学生置于全方位的监控之下,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有关部门应该坚决制止这样的探索;但也有人对此抱有宽容的态度,认为技术不过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不必大惊小怪。


互联网+教育时代,技术进入课堂是大势所趋。对于区域教育管理者来说,了解技术、拥抱技术,并且能够引导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探索,才是关键。


教育信息化专家任友群认为,对进入课堂的新技术、新装备应持一种开放的立场,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本质上来说杭十一中所采用的这套技术是依托视频来判断人的情绪状态,实用上并不成熟,其反映出的数据容易缺乏科学证据。

 

信息化时代,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老师不再是那个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求学路上的点拨者。学生要独立思考,要寻求创新,老师要在关键时刻指点迷津。学校把新技术引入课堂,不应该只用技术来判断孩子学习方法的优劣,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低,否则会产生数据失真和可怕的教育问题。


什么样的“高技术”才是课堂需要的呢?


一、合适规范的监测系统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区域教育管理者和学校应该如何选择是目前的关键问题。任友群认为,进一步研发适应于常态化课堂的学生生理数据、行为数据的监测系统,捕捉更多样、更立体化的数据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例如上海部分学校,在体育课上通过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监测学生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数据指标,继而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这样的应用是相当可取的。


任友群强调,任何一项新技术在校园内的应用,如果涉及采集个体的具体数据时,都必须征得当事人或监护人的同意,这是一项技术能否被用于学校的前提。合适规范的监测系统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对未来智慧课堂也起到推动作用。



二、适合教学应用场景的新技术


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任友群认为,采用合适的新技术可以定量记录下教师课堂教学的部分过程,通过分析其中的数据,有利于教师反思教学,还可以为教研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数据。长时间积累数据,可以为区域教育决策、师资评价提供有效的信息,促进教师发展。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新技术应用到新教师的培养上面。在任何时候,新教师的成长都需要依靠老教师的传帮带,但过去这些传授很大程度上都是经验性的,如果有了一套比较全面的监测系统,来替换掉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中现有的微格教室,就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差距所在,这对教师教育的改革无疑将是革命性的。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移动式教学彻底解放教师!


速课网移动教学应用工具平台

让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一块白板;

课堂内外连通一体,高度提升教学效率

学生随时随地展开预习复习;

教师自由灵活开展辅导;

立体化教学数据分析,助力教学决策。




速课网

会玩微信就能玩转创新信息化课堂

速课网是国内最高融入H5的移动教学应用工具平台,可以轻松帮您打造移动线上课堂并建设适合移动端学习的创新型资源,满足SPOC教学,强化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轻松实现资源建设、课前预习、课堂测试、课后复习、点名签到等教学任务,并结合AI人工智能大数据,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行为,为教学教改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扫码立刻开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