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车前子 | 顶着最卑微的名字成为最懂生活的文人

车前子 | 顶着最卑微的名字成为最懂生活的文人



当代著名文人车前子的作品集《苏州慢》、《味言道》、《懒糊窗》、《茶墨相》出版面世。


车前子诗文画俱佳,名字前当然可以冠以著名诗人、画家、散文家等等,但是都不如“文人”而且是“传统老派文人”来的熨帖。其诗犀利深刻,其画绚烂无羁,其文更是随心所欲,细致有趣。如同茶,遇水而成千百滋味 ;墨,遇水而成万千情状 ,他以文以画以茶以墨以以诗以酒以冷眼以深情,感知世间百态。




独树一帜 诗文画俱佳

有人说,文人的世界才是一个文明中最绵延传承,最让人安顿皈依的地方。而车前子显然深得这脉文人气的真传,无论其人其文还是其画。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兴起时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2000年以后除了继续写诗之外,还攻散文和水墨。其散文多次获奖,被认为是独树一帜的文体大家。其绘画被著名画家、颇受毕加索赞誉的张仃称为国内“真正的文人画”。而他却给自己定义为“水墨工作者”



接受采访时,他抱歉说:“岁数大了,口音越来越重,给人添麻烦。”这是骨子里的讲究和周到。


提起车前子这个笔名,记者表示有点不解?因为车前子是一味中药,味甘性寒清热明目利尿止泻,而车前子老师的原名本叫“顾盼”,听起来颇有风姿。他好脾气地解释说:小时候想学中医,没学成,取个药名做纪念。我闭着眼睛在药典里一指,指到‘车前子’。原名‘顾盼’,好像脉脉含情了。还是‘车前子’好,命贱易活。”通透而自谦。



但这并不代表他凡事都一团和气,他曾掷地有声地表示过:欣赏的是有才气的人,哪怕是一辈子没福气但到老也不缺才气的人。这也是老派文人的骨气铮铮吧。这岂不是和苏州人推崇的才子佳人式的审美很不同?


他笑答:“苏州人也崇尚英雄猛士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刺客,就有苏州人,按照这个比例,苏州出的刺客比出的状元还多。外地人还真不知道苏州人的狠劲,他一旦狠上了,软硬不吃,要拼命的。明清以来的苏州人开始对才子佳人崇尚得多些;崇尚才子佳人的都是老苏州人,现在的苏州人,跟全中国人一样,崇尚什么,我也不知道。哈哈,我现在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才气也是福气。”




无处不可落笔,无事不可成文

《苏州慢》、《味言道》、《懒糊窗》、《茶墨相》这套书呈现了一副气韵生动的传统文化图。文字雅致而有趣,杂而有当。穿行字里行间,犹如大观园观风景,处处皆有趣趣。《苏州慢》写苏州,历史人文、世相人情,一草一木无处不可落笔,无事不可成文,写尽苏州的方方面面和苏州人的肝胆性情



《味言道》写美食,不仅仅罗列杯盘,更深谙食物与为人的微妙关系,由吃品、酒品而及人品,由酒局、饭局而至时局,品咂食的至味,酒的境界,人生的浅深


《懒糊窗》杂到极致。既写花鸟虫鱼,手艺物件,又写到中外作家,江湖四方。写古人、乡人、妻小、小县居民;写文人雅事,也写纸箱尘埃。


《茶墨相》则为我们呈现了文人世界的各个层次。在物质层面,文人对于细节、精致的追求和情趣;在精神层面,文人生活在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琴曲、戏剧的琳琅满目的世界里,与古为友。

   


他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味既得,千言难道。味言道,味能言道,此话不虚;言却不能道味,此话也不虚。至于道能言道吗?我不知道。”曾听老人讲古,说北京城有位戏迷,每每听完谭鑫培唱段,立马用棉花球把两耳堵住,匆匆回家,钻进被窝里慢慢享受一夜。


“真正的食客差不多也是这样,吃到佳肴,抿进双唇,捂着嘴巴退席,牙也不刷,像梦游似的。饮食就是梦游,那么写所谓饮食文章,就是痴人说梦。”



对话车前子

广州日报:苏州文人生活精致,在外地人看来,处处皆文化,但你写过:吴文化是一条黄纸板糊的小巷,你们在里面想出来又不想出来?是说文化的不堪一击吗?挣扎是为了什么?


车前子:精致是精致,保密也保密。我没用保守这词,文化的传承正在于它有适度的保守能力。保密与精致相比,更是苏州土特产。明清以来,苏州是个独步天下的手艺城市,小作坊多,手艺的一个特点,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也就说持有秘法与窍门,而秘法与窍门对手艺人而言,总要保密的,不传外人的。据说一些手艺连独生女儿都不传,女儿终身不嫁,就想接过这手艺,传男不传女,就是不传,以致失传。苏州文化未必不堪一击,但失传是定数。其实早已失传了。所以苏州文化、吴文化什么的,我都说不上了解。



广州日报:您的成长经历了苏州的历史和变迁,对于您来说,少年苏州,青年苏州,中年苏州各是怎样的?


车前子:少年苏州——真与梦;青年苏州——真的梦;中年苏州——真的没有梦。



广州日报:您曾说过,文化是中老年的享受,艺术是青少年的冲动。可是文化难道不是应该从小就沁润在骨子里的吗?作为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三栖人物您为何这样说?水墨工作者这个叫法挺有意思?为何这样称呼?


车前子:文化首先是享受,像位中老年似的;艺术首先是冲动,如个青少年似的。但不管如何,这里面都有“肉感”,只是法门不同,感觉就不一样。但事情从不绝对,所以好玩,就像我现在到了享受的年龄,却偏偏在冲动。我当然相信骨子里的东西,但也不把宝全押它身上。文化在我看来,长夜漫漫,是慢工出的细活,是文火炖肉。为什么说自己是水墨工作者呢?是督促自己。水墨很容易让人闲散,但我相信苦学,相信黄宾虹,相信黄宾虹的“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把自己当个工作者,就会不那么务虚,就会不那么自以为是。水墨是门学问,深奥莫测,寒窗十年,还是寒碜。水墨意深藏中国心。



广州日报:苏州人对苏州的热爱以至于去了其他地方很容易水土不服,您离开是为何?都在说乡愁,您有乡愁吗?


车前子:没有故乡,哪来乡愁!我觉得一个现代人是没有故乡的,也不需要故乡。有时候,我硬塞给自己一个故乡,十岁前在月亮上,听说那里有嫦娥;三十岁时在火星上,听说那里女人很多。平心而论,乡愁还是有的,但常常在这本那本古书里,比如《搜神记》或者《山海经》,不会在苏州。苏州它还没修炼到让我产生乡愁,或者说它快修炼到了,或者说它已经修炼到了,像个仙女,但鬼使神差一夜怀上凡胎,于是什么都没有了。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对了,说也奇怪,鲁迅的文字会让我有莫名的乡愁。看来即使我有乡愁,我的乡愁也是没来由的、混乱的、斑驳的。



广州日报:州人气定神闲,这跟历史上历来富庶有关系,也跟苏州人的性格有关系,是否闲是否才是水墨的追求呢?


车前子:我一点也不气定神闲,我急躁得很。有时候脾气还很大



- 版权信息 -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守拙堂陈峤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emily_wangwei


好 书 推 荐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下单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