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本报专访】填补全国卒中流行病学数据空白 我国卒中流行现况“大”数据问世

【本报专访】填补全国卒中流行病学数据空白 我国卒中流行现况“大”数据问世

中国卒中流行病学专项调查(NESS-China)结果于2017年1月4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这是我国首次全国范围、有代表性的卒中现况调查研究。调查发现,中国卒中患病率在过去30年表现上升态势,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在中国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的梯度下降趋势,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最高。

成功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现况调查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卒中的流行病学状况,而且也展示了我国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实力。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NESS-China主要研究者(PI)王文志教授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拥军教授,请他们分别分享了开展该调查研究的成功经验、解读了研究结果带来的启示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等。


填补全国卒中流行病学数据空白

我国卒中流行现况“大”数据问世

□本报记者 许景红

全国范围分层抽样调查


背后的故事
国际标准的抽样设计&创新性地组建调查队伍

王文志教授:NESS-China是由科技部资助的国家“十二五”课题,,由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牵头,各省的合作单位来自两个系统(神经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次研究为了有全国代表性,分层抽样工作需要考虑抽取的东、西、南、北、中以及城乡地区的调查点应该均匀分布(调查规模如上图)。

本次研究在调查队伍的人员组织方面进行了创新,考虑将疾控中心人员与神经科医生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各地疾控中心有专门的疾病监测点,与当地群众因熟悉而可方便进行入户调查,而神经科医生则具备卒中专业知识的优势)。因此,组织了当地疾控中心人员(初筛组)和神经科医生(复核诊断组)两支队伍分别完成入户调查。首先由疾控人员进行初筛,符合条件者再由神经科医生进行卒中诊断及其流行病学分型的评判,这样的组织安排是顺利完成有效调查的有力保障。全国总共有1600余名疾控中心人员和300余名神经科医生参与了本次调查工作。


完善的质量管控措施



王文志教授:对于质控环节的管理,首要工作是保证标准统一。我们对相关调查人员进行了全国和各省范围的两级技术培训;对于卒中的评判,我们给出的统一评判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卒中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与我们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22省调查采用的诊断标准一致,具有可比性。卒中病例按照流行病学分类如下:缺血性卒中(IS)、颅内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未分类型卒中(UND)。另外,我们对新发卒中给出了具体明确的定义,将其定义为调查时间点之前1年内首次发生(first-ever)卒中的患者;建立了严格的现场质控管理制度;集中各省返回的原始调查资料分两次录入,并根据一定比例进行人工抽查,反复确认,有疑问之处再次请调查人员重新入户完善数据收集等。



卒中患病率较30年前增加明显,

尤以农村地区为著






数据的解读
公众对脑血管病流行现状存在认识误区

王拥军教授:研究发现中没有出现特别意料之外的结果,但是用实际数据表明了公众对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存在认识误区。①之前有媒体说“脑血管病增长势头很吓人”、“脑血管病发病呈井喷之势”,但从本次数据来看,脑血管病增长势头在可掌控范围之内,尤其可以看到,城市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在下降,由此也说明脑血管病在中国并非是不能遏制的。②公众通常认为脑血管病是“富贵病”,而全球70%以上的脑血管病其实是在发展中国家,本研究数据也显示农村脑血管病死亡率、患病率和发病率都比城市高,也表明脑血管病实际上是“穷人病”。在1985年进行的调查中,我国城市脑血管病发病率比农村高,考虑是两个原因:当时城市也很贫穷;农村更贫穷的时候感染是首要死因,因感染带来的早死“掩盖”了脑血管病。

从全球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不发达时,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发病率超过心血管病,而经济发达后,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就会超过脑血管病。就全国范围来看,中国现在是心血管病负担低于脑血管病,与美国相反,但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发达地区的城市而言,心、脑血管疾病负担的关系与美国相似。所以,我国农村地区脑血管病负担重,还是与经济地位低下有关,预防跟不上,血压控制也不理想。


今年关于全球249个死因的调查研究发现,2015年卒中死亡632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32万人,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不是医疗问题,而是人口基数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这是源于人口基数增加和人口老龄化,无需紧张,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未来的作用是推迟脑血管病发病时间,控制血压是最重要的方面,当前中国卒中平均发病年龄比西方发达国家提前10年。


在农村地区,血压防控是重点

王拥军教授:在美国,脑血管病死亡率已下降到第4、5位,并且1900年以来这种趋势一直如此,并没有明显的拐点,通过对过去100年的卒中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回顾,在13个危险因素中发现了两个因素与卒中死亡率降低有关——控制血压(在过去的50年,美国人平均收缩压下降了9 mmHg,其下降幅度和趋势与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高度一致)。另一个相关因素是美国对脑血管病研究投入的增加。而本研究数据同样也显示,高血压是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城市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也是因为在高血压防控中取得了成效。为了改善农村脑血管病的疾病负担,从防控角度而言,下一步应将脑血管病防控重心下沉,把防控重点落到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脑血管病防控的第一战线),而如何将宣传和健康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这可能是国家战略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布局。为了使脑血管病疾病负担的上升态势得到控制,中国防控策略应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降低我国脑血管病的危害,“两个基本点”分别是在一级预防中有效控制血压,在二级预防中有效管理非致残性脑血管病。


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的梯度下降趋势



数据的解读
出现梯度趋势的原因推测
王拥军教授:本研究发现,无论是患病率、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呈现明显的从东北向西南的梯度下降趋势,具体原因还不明,推测有如下3类原因。①与环境相关。全球表现的趋势是越远离赤道,卒中发病率越高;越往北,越接近高寒地带、高海拔地区,死亡率会更高。②与生活习惯相关。如,北方人爱吸烟,冬季户外活动少。③与不同地区的基因背景有关。近几年,全球一直在探讨卒中带(stroke belt)这个概念,已发现脑血管病负担在全球范围来看具有很强的种族特异性,而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由此推测在中国可能也存在这种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只是提供线索,下一步需要开展深入研究等来阐明这3个假说是否成立。关于气温以及其他气候环境条件对卒中的影响,我国专门在高寒地区启动了一项研究;本研究数据将会被纳入国家大数据平台,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利用与其他大数据(如各省份的年平均气温、温差、供暖时间等)的对接探讨环境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种族关系更复杂,要等待精准医学队列启动后才能检测基因相关的信息。

静息性卒中如何管理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19.9%的受调查者存在CT/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因为这类人群未表现急性卒中的临床征象,因此在计算卒中患病率和发病率时被除外,但是这类人群数量大,而且将来可能发生认知功能受损。

王拥军教授:在脑血管病防控中,有两个无症状问题(即无症状脑梗死、无症状颈动脉病变)未解决,这两个问题都是当前比较大的话题。美国在2016年发布了两个无症状脑血管病的重要指南,中国还没有相关指南。从美国指南中可以清晰看到,当前还没有研究证据提示应该对无症状脑血管病采取何种管理措施。无症状脑血管病是我们研究的盲区,不同的国家证据也可能不同,在将来的研究中,我国首先要建立无症状脑血管病的队列,与普通人相比,探讨脑血管病发生率是否增加,如果增加,接下来则是找出高危人群并建立预测高危人群的模型,再下一步才是进行干预措施的研究。在没有研究证据前,不应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过度诊疗。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7年1月12日 C6~C8

(编辑 | 许景红 ;  美编 | 江丽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