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带你走进2016南粤艺术节初赛评审现场

带你走进2016南粤艺术节初赛评审现场


近日,2016南粤大学生语言艺术节初赛评审工作正式开展。小梦带你直击初赛的评审现场咯。




南粤语言艺术节初赛评审现场(刘雅琳 摄)

作品
数量
据悉,本次南粤语言艺术节自举办以来,初赛便收到广外、深大、广大等全省51所高校共938份参赛作品。其中,专业朗诵类作品231份、业余朗诵类作品271份、讲故事类作品76份。
除此,初赛还收到方言类作品360份,包括98份粤语作品、89份潮语作品、81份客家方言作品和92份多方言复合作品。令人惊喜的是,本次比赛还吸引了省外高校学生的投稿。
在900多份的作品中挑出名额不多的入围作品,犹如“浪里淘沙”。


那么评委在评审时又是根据怎样的标准来评审的呢?

评审
现场
广州大学,文逸楼605会议室里,不断传来或低沉、或激扬的声音。三位评审老师并排坐着,眼睛都聚焦在正前方的白板上,那里正播放着此次语言艺术节的参赛作品。这是2016南粤大学生语言艺术节初赛评审的第一天。


三位评审老师正在认真看作品(刘雅琳 摄)
据悉,本次评委的阵容是由华南与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业老师和电台、电视台专家共13人组成,分为四组进行评审。作品的评审主要以以下五个方面作为标准,分别是作品主题、语音面貌、语言表达、台风和作品创意。

但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同的特点,那么针对不同的作品,评委在评审时又会更加注重作品的哪些方面呢?

记者对此采访了三位评审老师,他们分别分别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雎凌老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苏凡博老师、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系的张天建老师。
评审
着重
“讲故事类作品”
雎凌老师:“讲故事类作品比较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看你能不能把故事讲到观众的心里去,从而感动观众。


正在接受采访的雎凌老师(刘雅琳 摄)

这次收到的作品大部分还是比较符合“青春中国梦”这一主题的,且一些作品也比较感人。但相对的,一些参赛作品也存在不足,如语言不标准,无法准确表达信息,或是故事情节不够完整,或是讲故事的人情感表达和转换的节奏、时机不对。

在评审时有一份比较好的作品。虽然讲故事的人本身的普通话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他的视频中用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配乐也比较有味道,讲的故事比较朴实而且感人,我认为这样的作品是值得鼓励的。”
“专业朗诵类作品”
苏凡博老师:“我比较注重从全面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这次各个学校都选了一些精品,有些作品在舞台表现上面让人眼前一亮,且一些好的作品在专业功底方面都还不错。”


正在接受采访的苏凡博老师(刘雅琳 摄)


“业余朗诵类作品”
张天建老师:“业余朗诵类作品的评审,对语音、技巧的要求并不是太严格。相对而言,我们更关注朗诵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还有朗诵者能否真实、自然且真诚地表达作品,能否感染到受众。


正在思考采访问题的张天建老师(刘雅琳 摄)

这次收到的作品大多能够贴合主题,且一些作品具有一股青春气息和文艺范,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传播方面的技术和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 



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小梦在这里也祝贺那些已经进入了决赛的选手们,希望他们能在决赛中发挥发挥出他们的好成绩,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来源:图片、稿件来源广州大学新传网

值班编辑:邬昆鹏 杨沐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