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 | 十一观察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 | 十一观察

——谈十一学校直升2015级的年级文化建设


(狂欢节上刘伟老师的装扮)

刘伟,一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青年教师,博士毕业后来到十一学校。他是一位颇有思想的老师,工作没多少年就担任了直升区2015级的年级主任。对于年级文化建设,刘老师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听听他是怎样思考的。

 

年级环境建设:一种诗性的审美教育

 

年级环境建设,我觉得是整个年级的氛围,它可能不是由一两块展板来呈现的,它可能是一个集体的。我觉得一个年级应该有自己相对明晰的一个标识性的展板,它可能是塑造这个年级身份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所以在走廊中厅我们年级有一个“梦想号列车”,那是一个大的年级展板,这个列车是在初一入学的时候,由几个学生集体手绘的,这个车每一节车厢上都写着学生的名字。我们年级当时280个学生的名字都在那列火车上,直到现在仍是这样,作为年级主题展板悬挂在中心,因为那是整个年级的一个身份的象征,是塑造年级身份的象征。

所以我们现在每一次表彰会,基本上是延续着这样的一个创意,看着梦想列车到了第几站,比如说初一有春草绿,初二时则变化成另外一种颜色。在这个梦想列车上,有的学生可能从初一直到高三,它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让孩子们觉得我们实际上是用一个大的教育流程去呈现一个大的自我叙事,或者是一个年级的叙事,在讲一个连贯的故事,同时它也是一个年级比较凝聚的主题。在十一这个整体上去找到自己,但是十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因此每个人的名字都是呈现出来的。

年级的环境建设,每个阶段整个环境的主题也会有所变化,我们这学期一开学开展“我们用美丽的句子欢迎你”,让孩子们从假期状态能够马上进入到新学期的校园学习状态,让他们顺利地完成转换。原来我们曾做过如何从假期状态转换到学习状态的这种温馨小提示,也做过白板,但今年就改成了“用美丽的句子欢迎你”,首先在视觉上有一种冲击力,他们会发现走廊里都是这些美丽的句子,而且这些句子的意思都有一定的弹性,并不是一望便知的,是很经琢磨的,有一种诗性,对孩子们也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他会琢磨这个句子本身。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在初二时,孩子们正在经历比较强的一个语言敏感期,他们对语言极其敏感。我们年级有几个学生常会在一起伴随着身体的节奏一起喊“巴基斯坦”,我问他们在喊什么,他们说我就是觉得喊着好玩,你会发现他们对音节本身很迷恋,他的能量要通过语言去表达出来。所以,我们也是通过这种“用美丽的句子欢迎你”,在孩子内心里植入一些种子,让他们发现和遇到一些美丽的句子,将来他们也可以自己去伸展一些美丽的句子。 

我们在4月份的时候,做了一次春天诗会,又朗读了学生的作品,也朗读了老师的作品,同时把那些经典的作品,以及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做成了一套书签,在举行春天诗会时,通过一种奖励的方式发下去。这个故事就变成了一个流程,也很有意思。后来有的学生为了收集起这些书签,还做了很多事情,他把这一套书签都收齐,做了一个春天的诗会,这是一脉相承的事,我觉得让初二的学生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这也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些常规性的主题海报,每个月都有我们年级的主题海报,是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安排的一些主题。比如初二下学期,直升初二的学生们可能会有些压力,少部分学生可能要被分流到常规区。我们觉得要让孩子有目标感,比如我们海报就有“思齐”,见贤思齐的意思。这一个月里每个学科教室里都有“思齐”,以前我们还搞过“自律”,把沈从文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说的话,制成海报,每个教室同一个主题有时候可能会有一张或两张,这一个月里学生们就会感受到年级要传递的本月主题,按月更新主题海报,这对年级是很重要的,因为这让整个年级的教育有了一种节奏感,通过主题更换的方式,让孩子们注意到年级在这个月传递出的信息,同时也提示孩子们在这方面可以做出哪些改变,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海报展示。

我们在学科上还有个平台,叫“学科之星”。我们每个月,甚至每两三周都会更新,每个学科都会有,也都在走廊里。比如说英语、数学、语文,比如说他作业做得好,他书写清晰,他阅读笔记写得好,全都是定性的,我们不会说这个人分数考多少,学科之星要定期更新,这是一个学科展示的平台。

 

展示学生的“微光”与 “高光”

 

年级的海报展示,是比较注重定性的展示,而不是定量的展示。在直升初二的年级海报里就很少看到诸如哪些孩子考第一了这类排名,或者表彰会以后他是几科优胜,我们展示的展板上不是这样的,基本上都是定性的一种展示。为什么?因为只有定性的展示才是更具体的对孩子的引领,养成一种比较健康的互相参照的文化。如果你只是一个定量的展示,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年级只重视那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只重视学科优胜的,所以我们都是你在哪些方面表现好,我们就把你写出来。比如,你乐于助人,有的同学一进入教室就把椅子都搬了下来,之前值日生为了值日把椅子都搬到桌子上了,有同学就主动天天早上来把它们搬下来。我们就要表扬他一下。有的同学在游学中积极地帮别人拿行李,帮老师去做很多工作,我们也去表扬他。所以,在我们年级有一张海报叫微光,我以微光照亮他人,点亮社会。

    微光海报定期地更换,我们是要不断地推出。我以点滴微光温暖他人,实际上都是很小的事,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东西去传递一种信息,让他感觉到年级对这些身边的小事是非常关注的,通过这个来引领他。

我们在初一的时候搞过“发现身边优雅的身影”,后来我们就把它变成这个“微光”的主题展示,孩子们经常看,而且就在同一个固定的位置。我们把每期称为“微光第*集”,学生们可以看到这次他是因为什么事被关注,我们把这个事情说的很清楚。我们还把这些海报保存好,将来作为礼物送给学生。所以,这种海报展示是一个定性的展示,对孩子的引领是比较直接的,发挥了宣传海报对孩子们的引领和教育。

学生的平台除了“微光”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升旗仪式时有一个类似“微光”的“高光时刻”,有时候它和“微光”平台也会融合在一起,用来表彰那些我们觉得特别好的同学,在升旗仪式上让他们去演讲或让他去主持,这些都有遴选的过程。

做这样的平台让做得好的学生去表现,对于学生来讲,千万不要衣锦夜行,我们说他哪里好,一定让他感觉到,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别藏着掖着,他表现得好千万别让别人不知道,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好。对自己也是激励,对别的同学也是一个动力。你给他推上去了,他就会继续在那个脉络中往上走,所以我们要一点一点地去做,一个一个地去做。

所以,“微光”展示、“高光时刻”都是平台。

 

分享的文化:“身边有你”、 “快享”、“工作坊”

 

我们年级的茶歇室在初中楼顶层,在茶歇室里能够感受到我们年级的一种尊重、平等、感恩的文化,实际上也是十一学校一种文化。尊重,我们每一个老师的照片都在年级的茶歇室里展示出来,不仅展示每一位老师的照片,还有每一位老师的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还让老师自己写出来。每位老师进入茶歇室时,他能看到自己的照片,看到自己的理念就悬挂在那里,大家彼此是一种互相的滋养,也是互相帮助。

我们有一个大的海报,叫“身边有你”,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名字前边都有一个“@”的符号,因为十一学校是分布式管理,有时候你是领导,有时候你又成为追随者,大家的角色都在互相变着,肯定涉及到互相帮忙,怎么办呢?老师想感谢谁,就在“@”那个地方写两句话,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老师们去茶歇的时候看到别人@你,就感觉很温暖。这本身就是对团队合作的一种促进。

上学期我们年级会比较频繁,每次年级会都有一个环节,就是感谢,每个老师都可以感谢一个老师,然后年级去买礼物,由你个人来表达感谢。因为你是因为公事麻烦这位老师的,不是私事,有这样一个小礼物,促进了老师之间的温情,大家相处比较舒服。大家平时都太忙了,通过这样一种尊重的表达,也是一种感恩的文化,互相感谢的文化,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茶歇室同时也是一个老师们分享智慧的空间,在茶歇室可以看到数张我们“快享”的海报,也是每个老师作为一个智慧的发光体,快享15分钟,即便只是15分钟,我们也要做一张海报出来,上面有快享的这位老师的照片,还有分享的主题,比如蓝老师分享“语文教学中的工具”,分享“教室设计的智慧”,黄老师分享“晚自习管理的工具”,或者“分享PBL项目老师可以做什么”,都有自己的主题。每位老师都是一个年级的智慧贡献者、学术贡献者,同时这种快享又追求快捷和效率。老师们自愿去分享,就是你对某个东西感兴趣那你就去听,不感兴趣可以不去,它不是一个年级会,有时候可能只有5个人,没关系,我们把这海报宣传出来,5个人就是5颗种子,它就传递给别人,因为这5个人可能跟那个项目就有关系。有时我们可能会邀请一些人,你邀请来了也就传递过去了。分享完了,我们会把PPT放在年级的群里,你过不来还可以看PPT,我们希望把它变成一个非常自然的生长型的一个活动。

每个老师进入那个茶歇室,你可以看到那么多人去分享,本身也让更多的老师,他愿意成为智慧的贡献者,我也可以做一张海报贴在那里,本身对老师也是一个内动力的激发,同时它不是一种行政的力量去让老师做一件事,它变成一种自发的一个分享的过程,所以就是说从老师的角度,我们智慧分享平台,就是我们快享,我们造了一个英文的词,因为我们这个快享的灵感就来源于,前一段时间经常在网上传那种视频叫快闪,在一个广场上突然就弄一下,突然就散掉了,好像又一切变得跟往常一样,就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嵌入一种热点式的东西,你会发现它非常的日常,但是它又在日常中那么醒目,但是它的醒目又不打乱日常的秩序,它用非常短的时间,一方面日常,一方面又在日常中醒目,醒目又不打破原有的日常秩序,他只用非常少的时间,15分钟,但同时又完成了一个智慧分享的过程。

因为这个快闪叫flash,我们叫flash share,因为flash后面也是s,就是flash share,我们弄了这么一个词,也作为年级的一个小标识,同时把它打造成一个平台,我们很多事都可以放在这个平台上。“快享”,快速分享,同时也是享受,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

我们的读书内容也是放在“快享”的平台上,我们教育管理上的一个平台是快享平台,教学研究上是“教学研究工作坊”的平台。我们年级主要建好这两个平台,当然最需要的时候可能还有年级会。

    我们在团队建设上,曾经做过“青年教师工作坊”,年级有很多青年教师,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让他们一起读书,同时也和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坊”有时候融合成一体,比如去年有过一次“今晚我们一起说课”的活动,说课连接了两头,一是备课,一是讲课,我们从中点出发两头都拎起来了,而且青年教师们还属于不同的学科。我们同时请了很多客座教师,大学有客座教授,我们就也搞客座教师制,把十一学校内部的专家请来,比如第一批请的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科主任。其实,我们也希望学科主任能注意到我们的青年教师,看看我们青年教师干得好不好,然后给指导一下,青年教师也有这个需要,在学科主任以及有经验的老教师面前呈现自己的才华,所以我们实际上也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一个教研平台,对这些青年教师帮助特别大,也都给提出累一些中肯的意见。我们还请了学校很多不同年级的老师到我们年级来,大家互相说一些意见,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很有帮助,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这种工作坊其实也是一种学术的开头。

 

教师分享与合作的“周讯”

 

我们年级还有一个“周讯”,每周的讯息比如学校一周的活动,此外还有老师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我会提前一周列出来几条,然后各个分布式项目会提前一周把自己的重点工作放到这个周讯里,然后我再整合一下。其中,我们还会安排一个“每周教育甜点”,就像编辑一份报纸一样,有时候让老师来推荐,有时候我去摘编分享一些教育信息,内容主要是对老师们教育管理有帮助的,或对课堂管理有帮助的,想让老师们看周讯的时候顺便看一下。让老师们不觉得“周讯”只是一个工作通知,而是一个智慧的非常软性的东西。有了这样的内容,就使得“周讯”成为一个让人愿意看的很有趣的教育资讯平台。

我们将来会让“周讯”更有设计感。这个“周讯”我们也做了快十期了,每周都有,周日晚上我会群发到老师们的工作邮箱里。周一早晨我会再发到我们的年级群,我不想周末发到年级群,让老师们好好过周末去,在群里忘了看,老师们还可以到工作邮箱里找到。

发“周讯”有一个好处,哪怕我不是参与某个项目的人,但我也知道这个项目本周他们主要去做哪些工作,能够促进老师之间的合作,也便于工作协调。我们年级就有“周讯”这样一个信息平台,年级的合作信息是通过“周讯”去传播出去的,成为了年级日常信息分享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点整合使得整体工作非常清晰,老师们也很清楚。

这样我们就建立起了比较立体的信息分享平台,“周讯”是年级教育信息分享的平台,“快享”是教育智慧分享的平台,而年级的教研平台就是“工作坊”,学生的教育平台一个是每月不同的主题性海报,另一个是“微光”海报去定性表扬,还有“学科之星”以及升旗仪式的“高光时刻”。我们年级主要就是这样几个信息沟通分享的管道,基本覆盖了学生和老师,也基本覆盖了教育和教学。其实,我觉得一个年级可能就这四个要素:教育教学,学生和老师,其它内容就都是一些细节性的内容了。

通过这些管道,年级教育教学,都有落实和呈现的平台,同时信息也得以沟通。

 

PBL项目:学生之间的拉动作用很重要

 

我们年级的中厅也有白板,比如这学期的PBL项目主要是用来拉动学习的。我们直升初二今年有一个学校以前没出现过的特殊性,就是从初二上学期结束就完成了分流,分流完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PBL项目来拉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实际上它是一个基于项目的学习,我们立意没有那么高,首先是想通过这个启发学生们怎样去跟别人合作,怎么跟别人一起去做一个课题;第二是让他们知道一些基本的课题研究方法,能形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论文。这个学会以后,再到高年级继续做就会更有深度了。所以,我们各教研组发布了不同数量的研究课题,学生可以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要研究什么课题。

同时,把PBL也做成一个平台,跨年级,比如我们把学校化学学科主任郑弢老师请来指导我们学生做PBL项目,建立学生和学校不同老师之间的资源链接。比如有的学生就喜欢化学,通过PBL这个项目就能立刻让他去见郑弢老师了,郑涛通过指导PBL也发现了这个孩子,将来这个孩子如果愿意就可以去学化学竞赛,老师和学生有一个互相发现的过程。他可能做一下发现不适合,那他就可以不做了。因此,PBL也是一个打通年级壁垒的一个项目,把学校的优秀资源整合到我们学生的身边,而不只是年级的资源。

当然,也是分期去做的,我们这次小学段第一批有七个项目去做。他们来汇报后,我们会做成一个小册子呈现给学生们看,同时我们会把最优秀的放在升旗仪式上去展示,或者全体年级会上让他去汇报。期末时会评一些学术金奖、银奖、铜奖,会评“学术十杰”,表彰十个团队,学生看到我们这么重视,他们会更有动力,让整个年级有一种学术的氛围。

学生之间的互相拉动是最重要的,但是你得让他们之间通过一些事情或项目凝结在一起,就让他们有项目去做,一起去商量、琢磨。当你看到他们有时候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看到他们有事干,为一个学术主题去研究,就感觉挺高兴的,也不用天天去费心抓那些常规了。我觉得当学生们有事干,常规管理方面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他天天都在忙活着呢。这样常规管理上只是有个别几个学生有点问题巡视下就可以了。

我觉得文化是很有意思的,让学生在学术研究项目上去下工夫,形成一种年级的学术文化,每一位中国老师都这样做,这些孩子就不会再那么无所事事了。

 

“要善于利用教育的工具”

 

我们年级教室是较早配备手机袋的,供孩子们对自己的手机进行管理。有一次跟学校的林森老师一起去开会时,林森在分享时提到了国外的经验,其中关于管理的内容就有关于手机管理袋,就是手机不用的时候放在那儿,因为你放在自己手边,有时候自控力并没有那么强。我们当然经常讲,在理论上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但实际上在人和机器之间,成人往往都很难完全具有自控力,而让一个孩子具有这种自控力就更难累,所以必须找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去帮助他管理,并非不让他用,但可以帮助他去管理,有这种手机袋,也有木头的小架可以插上去,一个小盒上插二、三十个手机也没有问题,所以这也是让孩子去完成的一个自我管理。

要善于利用教育的工具,比如我们还通过白板去连接不同教学班之间的联系,比如小学段时,我看孙汉老师就提了一个关于物理的挑战性题目,其他的如数学也会提一些挑战题,年级的那些物理高手、数学高手或对这些感兴趣的学生会去看一看,看完他们就站在白板前开始讨论起来,而这个就是跨越了教学班的,实际上制造他们之间学术的相遇。

我们年级有一个微信公众号“BNDS直升初二”(最新更名为“BNDS2015级直升高一”),最开始是作为家校联系的一个渠道,渐渐地我们的一些学生活动也逐渐交给学生去经营,学生活动也都放在里面了,使它也成为了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

年级内的公众号在内容上会有些限定,其它如数学组也有自己的信息平台,我们这学期开始想做一个“十一国学堂”,想做一点传统文化的东西。

我们年级的文体活动比如“我是先锋派”,给那些在某方面比较出色的学生,创造分享的平台。前段时间,我们给学生办了一个微型画展,就在我们年级的中厅里展示。“我是先锋派”,你可以是绘画的行动派,你也可以是学习的行动派,你还可以是演讲的行动派,小学段期间把它作为常规性的活动,成为学生的讲堂。

实际上有些活动我们往往是因人而设,我们始终要强调活动中要有“人”,跟年级学生管理学院达成了一个工作原则,策划一个活动首先要说出这个活动里哪几个学生是最核心的受益者,虽然其他学生也受益,但是必须突出个体,否则只是为了做一个活动那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做活动就要在活动中凸显具体的人,比如通过这个活动就想把这个孩子推上去,有时候我们也会联动,为了去助推一些孩子而去做一个活动。

“我是先锋派”,就成为了年级学生管理学院的一个学生活动平台,有很多内容都放在这上面。我们的思路是在不同的系统里,都各有相对稳定的平台,而把富于变化的内容都放在“我是先锋派”这样的平台上了,这样学生和老师们就不会感觉很乱了。

 

年级文化特点:创新、尊重、团队

 

关于年级文化,我觉得文化是生长出来的,文化不是说我们挂一个标语,或者说我们自己事先就确定了的。我在想这学期结束时我们应该一起去提炼一下,从初一到初二,马上到初三了,一起工作和学习经历了那么多,有了那么多共同的记忆,我们大家觉得这个年级最宝贵的文化是什么,自下而上地去提炼,当然在这上面我们也可以把一些理想的东西放进去。

如果一定要试着概括下的话,我觉得第一个特点肯定是“创新”,创新是方法,最基本的原则主要还是从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其次我觉得就是“尊重”,互相之间协作的前提是互相尊重。此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团队”。我当了年级主任以后,我才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更深刻地感受到个人是非常脆弱的,比如会有老师们来跟我请假,比如家人生病了,有老人故去了,或者妻子要生孩子了,对于这些生老病死,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超越这些。但是,你必须去关注老师们的这些日常困难。我说我们是一个团队,就是说工作是高标准的,但与此同时是要把老师放在前面的。谁有事只要提前说,我们团队马上有人顶上去,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在做事,突然有什么事情了,就抓紧协调一下有人顶上去就好,大家是一个团队,有事就不要不好意思提出来。所以我们的老师只要说出来请假都没问题,把工作安排好就行。

这样就是说,我们不能把老师只看成是一个工作的机器。而不是像美国大企业家福特从前说过的那样极端,“我需要的是一双手,为什么上帝给了我整个人”,他就是只想让人干活,但是所有的人力都要完成他的再生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年级来说,从老师的角度去出发,我觉得年级文化中必然包含着尊重、协商、平等、创新,还有团队,从年级文化的角度上我们还需要认真地进行梳理,我内心里是非常希望一个年级的文化里要有这样的一些东西,也是内在形成的一些东西。

实际上一种文化从不自觉到自觉,对于我们年级这样一个小团队来说,还是要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学科教室:布置的“常”与“变”

 

学科教室里,我们比较重视把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展现出来。

但是初中教室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养起来,因为中考高考全都用初中的教室,每年都要揭掉重来。

每年都要不断重新布置,你看我们分享过的外国学校的教室,它都是比较有历史的教室,有连续性。而我们每年重新布置就比较伤筋动骨。

但这也逼着我们思考学科教室布置的“常”与“变”,就是常设物品和随教学内容变化的动态陈设,形成一种交互。有一些常设的比如物理的实验室,还有比如说文化性的东西,而动态的内容就是跟教学进度有关的,比如我们的名著阅读,你讲《骆驼祥子》、《家》,学生做的海报马上就贴上去,马上就把学生作品展示出来了。

当然,学科教室布置上要说做得多么高大上,我们年级还是挺欠缺的,因为空间的连续性没有了以后,就影响了人们对它的投入。

但是,主题内容的布置更加强调实用性了。真正的发挥教室空间的育人功能,就不是让它看起来显得很标签化。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超越符号化,不能只是一个标签。语文学科教室贴上孔子像,摆上古琴,这就是把语文变成商标式的了。其实学科教室应该呈现出学科自身的一些传统,当然有的不完全是这样,比如个别特色的教室可以叫国学教室之类的,但它不是语文教室。现代的语文是什么?我觉得要追问,有时候不能总是考虑一些小问题,而考虑大问题才能决定学生到底学什么的问题,具体的一堂课问题不大,但现在老师要考虑的是整个课程。

你的教室的布置,能体现出你的教育理念或者学科的思想,实际上有点道成肉身的感觉,就是你的道变成你的教室的空间感,你要看到这个空间感背后的那个道是什么,就是你的理念、你的理解是什么,而不只是说弄一个观光名片。当然,这还得慢慢来,一开始做成这样也是很好的,但慢慢地就要做出学科教室的深度来,深度可能就在于和学生的故事越来越多,让这些故事沉淀到这个空间里,这样段空间就变得超越了空间本身。如果这个空间里没有学生的故事,有些时候就很成问题了。

因此,在学科教室方面还是充满了遗憾,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在慢慢调整,不断去摸索,以前也没做过这个工作,这两年有时不断地去体会,有很多地方让你觉得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但有时又不能着急,因为我觉得毕竟一个组织它不是没有生命的扑克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各有优缺点。

后来我遇到一个概念,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概念,就是工作风格。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工作风格,管理者的管理恰恰建立在基于对每一种工作风格的了解,在关键点上对人进行提示,你知道他可能在这个方面可能有问题,但你就只有这些人,你不可能都替代成别的,不可能在理想的地方去重建一个乌托邦。

所以,有时候要去承认现实,我觉得从想法到实践,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锻炼,就像我们学校经常说的:非常理想、特别现实。你怎样在现实中把那些事情做成,然后怎样去尊重不同的老师,我觉得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还是需要不断地去学习。

 

(采访整理/朱寅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