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写给自以为是的中产

写给自以为是的中产

2017年3月31日,星期五。

这是「林老师的私塾」在2017年发表的第18篇文章。 


昨晚一不小心读到一篇“刷屏的中产绝望信”,读完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绝望信“大意 : 
自认中产的夫妻二人带着个4岁的孩子在北京奋斗。他们刚以400万卖了在北京的一居室,加上积蓄差不多一共500万,打算换一套海淀900万的学区房。正当旧房已卖新房未签之际,限贷的新政下来了。两人跟中介一合计,决定以假离婚来规避新政。匆忙办完离婚,等着卖方签约之际,又出了“离婚1年内无首套房贷优惠”的政策。这让两人感到虽有几百万在手,却在北京无家可归。于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远离雾霾,他们毅然决然地走上了移民美国之路。


我并不同情他们。事实上,这封“绝望信”读起来并不“绝望”。应该说是前半部分充满“不甘”,后半部分充满“解脱”。其中过于冗长的关于移民中介的描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其实是一篇移民中介的软文,通过给所谓的“中产阶级”制造恐慌来诱使他们选择移民。


文章是真是假暂且放在一旁。我想就文中的经历谈一谈对现状的一些思考。

 

不管你钱多钱少,根本没有必要产生自认为“中产阶级”的优越感。定义什么样的条件才算得上“中产”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将自己划在“中产”的行列无非是让自己的一些诉求可以带上“中产”的名义而作为标配来看待。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区房”这个诉求。


学区房是刚性需求吗?也许很多父母会觉得是。这也是学区房的价格持续攀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学区房是刚性需求,那就意味着那些差一点的学校不只是差一点而已,而是根本不值得上。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讲,就是“假的学校”。事实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学区房只能算作改善型需求,属于有条件可以考虑,没条件就根本不必考虑的东西。家里的孩子是不是到了上学年龄跟是不是该买学区房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钱不够买不了学区房就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难不成所有买不起学区房的父母都应该感到“绝望”,都应该逃离北上广吗?以孩子的教育为说辞为学区房的不可或缺辩护是不负责任的。有了学区房,孩子的教育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孩子的成长就一定出人头地吗?不一定。既然是不一定,那为什么就一定要花着并不充裕的钱买个学区房呢?


我是经常对这一类人感到无语。要求不低,口气不小,委屈不少,动不动就不公平了,无处立足了,没法活了,仿佛所有人都欠着他们的。但若是有个什么空子可以钻,就不管是否对别人公平了,别人是否会无处立足了,别人是否没法活了。就好像文章里提到的“假离婚”,说离就离,雷厉风行。这空子抓得牢牢的,要不是又出了新政策把漏洞堵上,两口子估计得为自己的英明果断庆祝一番。自己就这种素质,还要大谈特谈孩子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是莫大的讽刺是什么?

 

我的住所附近有个中学,于是我经常在早上出门的时候遇上送孩子上学的车占满学校门口前后一百米的道路,傍晚回家的时候又遇上接孩子放学的车占满校门口。我常常在心里想:天天让孩子看到自己不守规矩乱占道乱停车乱掉头的父母,能带出多有规矩的孩子呢?学校的好坏固然重要,但父母的表率作用其实比学校更关键。可惜现在很多父母只顾着争抢教育资源,却忽视了自己的吃相是否合适、得体。

 

所以,不要抱着虚无缥缈的“中产”两个字把自己当作宝。房子是房子,教育是教育,雾霾是雾霾,移民是移民。不要混在一起弄得好像全是为了孩子着想。不客气地说,就是自私,什么都想占。想不明白,就会怨天尤人。想明白了,日子也就简单了。





林 敏   博士
用户体验拓荒者、广州美院教授
前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用户体验创新部负责人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