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来稿』我家这样双语启蒙

『来稿』我家这样双语启蒙

后台经常有人让我写写松的英语启蒙,其实我家的还属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并无章法。但是小妹妈是我眼看着英语启蒙卓有成效的一个,特意向她约稿,含金量满满。她以前写过一篇读绘本的故事,请戳『来稿』把薄薄的绘本读厚,你也可以这样做


对象:小妹

年龄:3岁2个月

时间:小妹18个月开始至今


实验工作者:小妹妈&小妹爸。典型的互补搭档,小妹妈擅长读写,小妹爸擅长听说。所以经常小妹爸写出来的英文信被小妹妈评价为每一句都有语法错误!而小妹爸经常嘲笑小妹妈的听力,比方当年在越南出海游船上导游叽里呱啦的介绍我基本没听懂。

 

实验阶段成果:小妹现在唱四句以上英文儿歌没有问题,可以听懂大部分日常英文,并且可以用相对完整的句子(主谓宾结构)表达自己的意思。她的外教说她已经掌握了26个字母的phonics。最近一次她比较牛逼的顶嘴:我嫌弃她喝奶太慢,我说drink big one,ok? 她回答我: No! me mouth is too small. 她还在me和my分不清的阶段:)然后最煽情的表达是某天晚上睡前她对我说mon, I love you to the moon and star and sunny together 这是要老娘甩到外太空的节奏吗。。


之所以今天这篇会用实验报告这样的形式来写,也是觉得我们对她所谓的双语启蒙真的就是一场实验,我们那会儿是从音标开始,现在小妹学的是phonics,我有时候会怀疑她现在已经开始掌握phonics,将来开始学拼音会很confuse吗?所以我说,从某个角度想这是一个实验。

 

实验准备: 既然是要做实验当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从廖杏芳的书单到汪培珽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再到安妮鲜花的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路线,还有各类大牛大咖的公众号分享,一览众山小之后我觉得Dr.Bing这个公众号关于语感启蒙的阐述是相对最科学且易懂的。如下图所示。小妹现在属于A+B+C的混合阶段。


 

首先,Dr.Bing说的是语感启蒙。我觉得语感这个词用的特别准确,语言说到底是一种感觉,所以我们给孩子的启蒙其实很简单---让他们对这种语言有感觉!就像谈恋爱,哎呀,小妹早恋呀。


其次,上面我说的这些准备工作并不是说在实验开始之前就全部完成了,作为研究员我们也是一直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比方安妮鲜花那本其实我是最近拿来专门学习phonics的,不然跟不上小朋友的节奏。但是在最初我认为那本书很枯燥,根本看不下去。


最后,如果你对何时开始语感启蒙还存有疑虑,请看TED一个题为<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演讲


实验第一阶段——磨耳朵


给小妹磨耳朵的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儿歌,童谣,对话,游戏,绘本,旅行等。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找一些这方面的素材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谈几个我们家的原则吧:


1.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泛听和精听是不一样的。泛听就是可能小朋友一边玩一边听着儿歌,更多的是一种感官刺激,让他们对英语这个频道不陌生不抵触。精听是相对专注的反复的听,一旦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会有输出。我们常说,不要为了一颗树放弃一片森林,那么同样的也不要只在森林来回奔跑而没有时间在任何一棵树上停留。大量的泛听可以让小妹的耳朵对英语保持感觉,但是反复的听同样的内容可以更快的提升耳朵的灵敏度而且也会相对容易输出。例如我们在小妹启蒙的初期坚持每晚睡前始终用英文跟她沟通,一段时间之后她就会逐渐的用越来越多的词语/句子来回应我们。从刚开始的tomorrow到see you tomorrow, 从一个词dream到一个句子have a nice dream。


2. 如何选择精听素材——如何在森林中找到吸引孩子的那棵树?那就需要研究员的用心观察。如果你找不到孩子特别喜欢什么,可能是家长不够用心陪伴观察,也可能是小朋友的体验太少,一般来说,丰富的感官体验可以很好的刺激小朋友的脑细胞链接,他们会对世界保持源源不断的好奇心。昨天有朋友问我,怎么可能有小朋友愿意连续几天反复听同样的故事呢?我觉得这里面可以有三层思考。


1). 小朋友的体验够不够丰富?如果小朋友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把自己亲身体验和书里面的故事联系起来,那么他们就会愿意在这样的故事里流连忘返,同时也不断激发他们对书本里的世界的好奇,例如我在给小妹讲Peppa—boating这本的时候,小妹因为曾经在台湾划船的经历对书里面的情节反复琢磨,她甚至看出了Peppa和George穿着救生衣,我完全被她的观察力shock. 另一方面,当你发现孩子对某些书里的情节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可以搜寻一些相同的活动让她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例如我在讲I am the music man这本的时候,发现她对乐器非常有兴趣,我就带她去家边上琴行蹭玩,也会带她去听儿童音乐会,这些对她而言都是超棒的体验!



2). 怎么把故事讲"活"? 这是对实验员的挑战,很多时候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绘本在我的演绎下也能变得活灵活现。例如前几天讲到太空的几大行星,我抛开书本对她喊道 Let's play a game. You are the Sun, I am the earth and Dad could be theMoon. 她立即就来了兴趣,于是我就跟她演绎我这个地球是如果通过自转实现了白天和黑夜,代价就是我头晕,因为我不停的在她面前转啊转.....不过从她那放光的眼神中我完全感受到她好奇心的小宇宙正在爆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很多人把小朋友学知识跟痛苦划上了等号,经常听到朋友说,我不需要我的孩子学习知识,就应该让他们尽情的玩,知识等到大了总会有的。。。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只要用心去引导孩子,学习的启蒙阶段其乐无穷。也许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你会觉得知识太深奥,会疑惑一个三岁的孩子怎么听得懂啊,但是如果你换个方式去演绎,她们就能懂,虽然是懵懵懂懂,但是有一天当她积累的足够多的时候,她的脑子里就会有一根线把所有这些懵懵懂懂串联起来,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最强大脑”呢?哈哈哈,我又开脑洞了。


3). 如何让他们有耐心反复听?如果小朋友对看书或者说对大部分事情都是特别喜新厌旧,那么或者是我们给她的选择太多了?也许她已经习惯了我们会在她还未对一个事物"玩透"就地给她下一个新的玩具。我在陪伴小妹的quality time一般我会集中在一个主题或者游戏,时间至少在15分钟,这样能确保她的"专注”, 当然也不必苛求自己时时都是quality time, 事实上我们家大部分时候都是小妹自己Lead她想玩的内容. 我主要是在小妹一岁半到两岁期间特别有意识去做quality time这件事情,让她养成一定的专注力。另外,我在给小妹选书的时候会尽量做到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不要受到我自己思维的局限,不能因为讲一本科普绘本对我是一种挑战就选择不战而退 (当然,偷懒的办法也是有的,比方让爸爸发挥所长或者让她自己先看一遍) 对于小朋友自己喜爱的主题,也给他们机会自己去挑选,例如小妹超爱Frozen, 我就带她去了书展在外文书店的展台上她把每一本frozen相关的书都看了,最后选了一本回家。尽管我觉得那本书的字太多啦,听完一遍英文至少要20分钟,没想到她居然能听完,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听这张CD,有一天我跟她一起听的时候突然发现她的单词量爆表!




实验第二阶段——嚼舌头


大约在给小妹启蒙了3个月以后她开始有简单的输出,我记得最初是从每天晚间我们固定的English-talking time开始的。其实就像学中文一样,你不需要告诉她这些词是什么意思,突然有一天她就能自己揣摩出来,比方最初的每晚睡前的 I Love you和have a nice dream. 我虽然心里纳闷,但是一直没有去问过她知不知道这两句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我会尽量规避帮她把英文单词/句子和它的中文意思对应起来的回路,他们的脑袋里面就像我们的热水和冷水开关一样,你随意,我跟进,中文英文任君选择。每个孩子天性不同,我感觉中文开口快的孩子在英文输出上相对也会更积极主动,但是早晚不是关键,闷声放大招也是极好的。


1). 引起开口的兴趣。可以尝试用一些夸张的方式或者有趣的游戏引起他们开口的兴趣。例如我会让小妹注意我一些发音时的夸张表情,通常是发aeiou这些元音的时候我会把嘴型做的很饱满,去吸引她模仿我。家里玩一些小朋友喜欢的游戏,只要简单的把游戏的语言换成英文就可以是很生动的一堂亲子语言课,我的技巧是要重复一些简单的句型且专注在一个主题上,例如小妹有段时间很喜欢玩买家卖家的游戏,我们就让她卖花,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买家的我们可以不断重复what do you have? 和what color do you have?这样的句子,她可以练习到数字和颜色的英文表达,再过段时间我升级游戏2.0,把她的可售物品增加到flower/coffee/candy, 每个产品分别设计了1/2/3 RMB的价位做组合售卖,这样的游戏除了练习英文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进行了数学的启蒙。


2). 加强辨音的能力。之所以要大量的磨耳朵很大程度上的意义在于加强小朋友的辨音能力,当他们听到一个句子他们可以越来越清楚的拆分出里面的单词并且越来越清晰的复述出来这就是辨音能力逐步在提高。我们经常在车里玩”辨音”的游戏,开车途中除了儿歌之外有时候爸爸也会放几首他爱听的英文歌,小妹抗议说不好听,我们就要求她说出她听到的歌词,例如至少听对四个单词就同意换一首她喜欢的歌。有些小朋友爱看电视,你也可以试试把电视机放到CCTV-英语频道,如法炮制哈哈。


实验特殊阶段——国际托班是大飞跃


从去年5月开始小妹上了一个国际托班,每天有半天时间跟一个美国老师在一起玩。这点毫无疑问对她的英语能力是个极大的飞跃,刚开始的一个月,回到家我跟老公说英文的时候她会特别想参与,但是乱七八糟说一通,然后逐渐的她会有简单的词回答我们的问题,到现在她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用句子表达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描述事情,例如I want/have/need…. Dad give(s) me a present 等等。这导致现在我要跟老公说些不想让她听懂的秘密已经不能用英文要改成用字母拼出来投机取巧。。。。分享几点在家如何配合外教的经验。


1). 情景再现。托班老师每天都会发一些学校的照片给家长看,常规做法可能就是家长跟小朋友一起看看照片聊聊学校的事情。不过我一般不给小妹看,但是通过照片我就知道了今天有发生什么事情,我下班回家就会用英文描述下这些事情,伴随着我逐步加大描述的复杂性她的听力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且这些事情往往也比较容易引起她的共鸣,本身就容易create话题。


2). 结合上课的重点在家辅助一些游戏。例如学校一直在教Phonics,我就create了一个"听句子—猜单词—找首字母"的游戏。例如我问小妹, what's the name of the snowman in frozen? 她回答我: it is olaf. 我再问她, Olaf starts from.....(刚开始可以给个嘴型提示她)然后她就自己琢磨出Olaf的首字母是O,注意这里说的是letter sound, 不是字母本身发音。最后她把"O"找出来贴在白板上,我再把Olaf这个单词写在旁边,加强拼读联想。这个游戏针对在学习phonics的小朋友哦。




3). 旅行分享会。去年国庆澳洲回来之后我做了一个PPT让小妹去托班跟小朋友做演讲分享。尽管小朋友的演讲因为hold不住其他小朋友骚动而演变成跟外教一起用一问一答的形式Co-Present, 但这种形式还是很值得尝试。前期准备阶段,我把PPT里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白板上,然后先演示给小妹如何介绍,她也学着我的样子拿个小木棍拿教鞭挥斥方遒哈哈。我在做PPT的时候尽量多用一些动画形式,相当于给了小妹一些hint, 例如飞机螺旋桨的声音一出现,她就会联想到说 we fly to Australia.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跟外教表达我这个idea的时候,他很惊讶的问我 Are you sure she can do that? 而且他当时还以为是用中文。马上又要再去澳洲了...... 老师会恨我吗...



今天重温了写给大人看的童话<小王子>, 就用小王子的这句话来做今天这篇的结尾吧: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光,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对孩子的陪伴亦是如此吧。


看完这篇,大家有什么感受?其实我最深的感受是,现在各种英语学习路线图、磨耳朵材料层出不穷,你或许看了很多,收藏了很多,但是有没有真正执行?(包括我自己)任何语言的习得,其实都是靠“浸淫”,需要家长创造一个语言的环境。时间花在哪里都是看得到的。
另一方面,自己英语基础不够好的家长,也不用看完这篇就焦虑不安。人生是漫长的旅途,娃起步晚一点,也不代表就落后。平常心,做好你目前能做的,并保持自己不断地学习就好。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小妹妈新浪博客,有关更多小妹的语言启蒙故事。欢迎关注“和松妈妈去游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