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热推】2016年,课改将从运动式走向专业技术支持下的改革

【热推】2016年,课改将从运动式走向专业技术支持下的改革

点击上方“校长会”,加入我们


精彩导读


2016年有一种课会被提上重要位置——自习课,这种课支持的是选择性异步学习,神圣不可侵犯!

2016年课改将从运动式改革走向专业技术支撑下的改革,深度课改是从改变教学结构、改变教学关系到改变教学意义的改革,是从学科意识到课程意识,从教学走向教育的改革。

“深度课改”、“后课改时代”、“深度学习”、“重构课堂”、“重构学习”将成为2016年中小学课改的关键词。课改必将进入整体多元改革的新时代!


2016年的新课改将呈现什么样的新态势?有专家提出的走势是:从浅表学习到深层学习,从文本课程到网络课程(云课程、数字化课程),从数字化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

高效课堂也将走向六大“突破”。课堂文化从规范走向规则,规则走向规格;课堂构架从细节走向标准,标准走向系统;学习内容从碎片走向整合,整合走向融合;合作探究从无序走向模块,模块走向规律;学习动力从自主走向自发,自发走向自觉;学习成效从效率走向效益,效益走向生命。

总之,“深度课改”、“后课改时代”、“深度学习”、“重构课堂”、“重构学习”将成为2016年中小学课改的关键词。课改必将进入整体多元改革的新时代!


走进“深度课改”


深度课改是对十余年课改(包括高效课堂)的反思与超越,深度课改意味着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课改时代——后课改时代。

课改进入“融时代”。课改将从单一走向多元,走向整体,集中体现融合精神——课堂、课程、管理、文化的融合,各大课改流派的融合,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融合。

现在人们达成的共识是课改有多层含义,是课程模式与课堂模式双重改革,同时还包括学校文化与课改理念匹配、作用与反作用改革,当然还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融合及“互联网+教育”的探索。

课改进入“学时代”。所有的改变都是基于对“学”的服务和支持:研究学生,研究学习,研发与使用学习工具,研究互联网助推“学”……研究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起点,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发展学生是教学的终极追求。

课改进入“微时代”。微改革、微创新、微课程、微课题、微研究、微组织将成为常态。

课改进入“E时代”。教育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正迎面而来,每个教育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互联网正在打破地理的边界、生活的边界,也必然会打破学习的边界、学校的边界。

这决定了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也决定了教师再也不能成为坐享信息不对称红利的教授者。每个教师都应高度关注并学习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创造资源、提供技术和服务,是为确保更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成为可能。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环境,是在构建一种生态。互联网还带来一种新思维、新精神,具备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远比使用互联网本身更重要,让我们共同过一种秉承“合作、共赢、共建、共享”互联网精神的教育生活!

当众人皆在思考“互联网+教育”时,我认为更应该思考互联网减教育(即哪些教育形式可以用互联网取代)和互联网乘教育(即借助互联网做原来人工做不了的事或提高人工效率),甚至深层次思考互联网除教育(即用互联网解构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并且重新制订一套新的教与学互动模式)。

课改进入“创客时代”。人人都是创造者、创新者。把教室当成“创室”!课堂就是即席的创作!每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家、创客!

课改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正在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正在塑造未来教育的图景,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核心素养同学科课程教学关系联系紧密: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

除此之外,2016年课改将从运动式改革走向专业技术支撑下的改革,深度课改是从改变教学结构、改变教学关系到改变教学意义的改革,是从学科意识到课程意识,从教学走向教育的改革。


走向“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个专业概念。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概括出深度学习的本质,即“个体(变得)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的所学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即迁移)”。“深度学习”所对应的素养划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自我领域。深度学习是从三维目标达成学习到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提升的学习,是对学习力培养的学习。

正如高效读写总课题组组长田玉所提出的学习三元力——感知力、思维力、创新力。感知力是入口,思维力是加工,创新力是出口。感知力是学习前奏,思维力是学习内核,创新力是学习终极结果。

深度学习是学习力提升的学习,是转知成智的学习;是解决问题层次逐级提高的学习;是从当前同质化整齐划一的学习向个性化选择性学习变革的学习;是学习时空、学习方式、学习工具走向多元化的学习;是从仅关注传承知识到更关注创新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仅是课堂学习的消费者到课堂贡献者的学习;是从功利性、阶段性学习到享受性、终身性学习。

深度课改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深度课改旨在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必须为深度课改保驾护航。

高效课堂理念的再升级,不能把课改组织形式、学习形式如分组、展示、自主、合作、探究当作课改(学习)目标,否则就是浅层次课改;课堂是自学为始、自学为终的。自学产生合学的需求,自学消化合学的成果,而合学只是手段,是为独学服务的,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深度自学。自学是与教育资源背后的人协同思维,合学是与身边的人协同自学。

学习的本质是自学,自学的本质是连接。与同伴连接,与教师连接;与环境连接,与生活连接;与文本连接,与经验连接。学习包括“学”与“习”。学之后一定要习,或者说,运用是最好的学习。学习要经常温习,不同时间、场地,温习同样的内容往往会有新的感悟。

课堂要从单纯三维目标达成提升到核心素养落实;从“知识核心”走向“素养核心”,从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走向改变学生思维,从基于知识的课堂转向基于关系的课堂。基于关系的课堂之核心是要创设一种平等的供需关系。

课堂犹如一个隐性市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什么样的提供和获取方式才能满足我的需求等,成为供需方所关心的问题。从有限的教学时段,转向无边界的流程再造。教学不再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之内,模糊了时空边界的教学流程不再以让所有的学生一起学会什么知识为起点和目标,而是更加适应随时随地的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学习程度的新流程。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让课堂从渗透、融合外在两张皮的育人观回归到内生的本源育人观,让教学回归育人本源,实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整合。学科思想和方法反映了学科特有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是教师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资源,也是达成学科育人目标的唯一捷径。


高效课堂六大新视域


课堂模式的新生态——思维(智慧)课堂

该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核心理念为:为改变思维而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让课改从形式改革走向本质改革。

课堂的基本流程为:思维的激发、思维的导引、思维的碰撞、思维的迁移、思维的提升。为改变思维而教(学)的含义是: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从点状碎片化局部思维到整体系统化思维,从静态单一思维到动态辩证思维,从结果思维到过程思维,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从借鉴、传承思维到质疑、批判、创新思维。

操作要点包括:以问题为主轴,借助多元对话互动、反馈、导向性评价,实现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多角度理解;让知识的同化策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中心图式的运用,顿悟的产生,成为改变思维的有效载体。

高效学习是在对话、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的,目的是提升思维,达成思维成果,用“作品”形式呈现。思维课堂中的展示、追问、补展、点拨、小结构成了这样的核心链条:学生思维可视化有理有据表达→呈现思维过程→呈现思维方法→换位思维(推测别人观点的思维过程方法)→引导质疑思维→引爆创新思维→阐述教师思维观点→形成优化团体思维→达成思维成果。

展示重心旨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说有观点的话;展示仅仅是思维暴露,观点的质疑补充、方法的创新、思维的优化与提升等争辩反馈才是思维课堂需要放大的地方。导学案设计针对某一学习主体(模块)应体现4个元素:学什么(探究学习内容)、怎么学(方法、知识链接、活动设计)、学会了没有(测评)、带导向指标的自我评价。其教育意义在于: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生活行为,进而改变习惯,改变人格。

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新形态——电子白板背景下的高效课堂

在电子白板上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朝着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可以反复使用的资源库;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把通过互联网获得的资源作为电子白板的背景、页面、图像等,使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获得更多的拓展知识,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随时书写、绘画、拖放组合等功能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亲自操作,随时在网页、计算机界面和光盘播放界面上标注、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此外,当实际教学与教师预设的课堂出现不同时,教师可以直接将学生的问题通过电子白板的独特功能融入教学课件中,充分发挥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及时捕获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

电子白板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模式旨在通过教学技术手段改革与课堂模式改革的整合、融合,实现“1+1>2”的增值效应。电子白板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模式绝不是电子白板与高效课堂的简单相加,更不是高效课堂简单运用了传统课件。它们之间发生的不仅仅是物理变化,更重要的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教学模式——电子白板高效课堂。

混合式学习下的新样态——个性化学习

学习是一件高度私人化的事件,学习初始阶段和最高的境界都是自学,判断课堂品质高下的重要标准是,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学时间,即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我们提议,将自习提升到与其他学科课时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

自习课堂上,做作业仅是学生的一项学习任务,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要整理课堂笔记,要对原先学过的、刚刚学过的进行反刍、梳理、归类;要修补薄弱环节;要预习即将学习的下一单元;还要查阅资料,追本求源,以便融会贯通。自习课堂的重要任务是:修复读书的欲望,校正不良的习惯,强化学习定力,优化意志品质。入静、入定、入神,应是自习课堂的六字箴言。

所以,2016年有一种课会被提上重要位置——自习课,这种课支持的是选择性异步学习,神圣不可侵犯!


班级组织新形态——班级教研组、班组群


放大班级教研组功能。班级教研组主要由本班跨学科任课教师组成,中心工作是研究“学情”,解决“育”的问题。班级教研组可针对群体或个人进行集体会诊,研究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方法等学习品质,还要重点研究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思想道德、觉悟、修养等“成人”问题,即从研究教学拓展到研究教育。班级教研组成员之间可以互通信息,形成育人合力。

比如当学生情绪不稳定或心情烦闷时,就可以共同关注,共同安慰,共同疏导;又比如当某一学科教师因某生该学科表现优异或学习有明显进步需要表扬时,就可向其他学科教师通报学情,让其予以配合,即其他学科有问题时暂不批评,防止效果打折或向班级学生传递矛盾信号。班级教研组可以由班主任兼任组长,每周可以开一次例会。班级教研组的成员教师,可以聘为或邀请为班级小组建设的辅导员,构建小组“非常6+1”。班级教研组可以共同承担“小、实、真”的育人或学情研究课题;可以共同研发新三本课程——班本课程、组本课程、生本课程,可以共同担任学生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可以共同组织旨在增加学生阅历的游学活动。

同级班组群:团队学习不仅仅限于班内,让同年级学生成为同班同学;让小组之间在整个年级流动起来;让教师资源实现最大整合,发挥团队整体效益,比如以同年级3个班级为一个班组群,假如每班有8个小组,打破班级界线,24个小组可以在班组群内根据学科需要有序流动组成动态班。

周末跨级班组群:比如四(1)、五(1)、六(1)3个班周末下午可以组成一个跨级班组群,实行学长负责制。其意义在于: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和内容;孩子最好的老师之一是自己的伙伴;班组群学习方式为独生子女带来更多同龄或跨龄交往的机会;班组群内是教师团队工作,不是单打独斗。

课堂评价的新常态——高能级评价

这里的高能级评价是指,从终结性评价走向目标导向性评价。目标导向性评价是与学习同时发生的评价,将评价融合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评价不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载体。这种评价实现了“学习力”的可视化,起到了“以评价引领学习”的效果;这种评价具有“导向性”作用,暗含问题解决要求,可引领各层次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质量,起到了“以评价引领学习”的效果。

同样,下面这种关注学生心理的改进评价也属高能级评价。比如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变换成:孩子,让我们一起思考、讨论好吗?你也要认真积极思考,我们很想看到你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谁能为他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又比如,他说得对不对呢?谁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变换成:看来你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还不是很成熟,没关系,我建议你的同学给你做个提醒,怎么样?你现在听明白了吗?那么你愿不愿意再给大家说一遍?

校本教研的新语态

节省时间的微信直播互动观课议课。方法:先在组织观课的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手机微信上建立一个微信群,观课教师加入该群;观课时专家像足球比赛的解说员在微信上进行同步点评;观课教师可以借助录像、语音、手写工具对观察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自己不明白地方向专家或同行同步咨询;也可以对专家、同事观点进行质疑、论辩,还可以对某个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也可定量定点观察一个小组,分阶段提供数据及分析。观课结束后,观课教师将议课意见上传,执教者也要上传自己的课后反思。

这样做的好处是:现场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利于关注细节、关注情景、关注生成;专家解说让观课教师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可以共同聚焦某个话题、环节互动、质疑、生成;观课议课同步进行,节省时间;参与面广,因传统议课受时间限制,只有几个代表发言,但此法能保证全员参与,随时即兴发表观课感受,不必同一时间,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可以多次反思、延时反思,达到顿悟的效果。

自我反思的课后复盘。在没有行政评比也没有同行参与观课的前提下,学校可在录播室为每位教师录几节常态课,让教师闲暇时间自听、自议自己的常态课,即让教师进行“课堂课后复盘”。

“高效课堂课后复盘”则需要师生双方进行交流,对自己、对对方“走”的每一步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走,还可以怎样走;怎样走才是最佳方案。在复盘中,师生双方的思维不断碰撞,不断激发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可能在此萌发。

“高效课堂课后复盘”对提升师生驾驭高效课堂能力,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对教师来说,首先可以发现自己习以为常、但对课堂有副作用的口头语以及一些不雅的体态语言。其次可以对自己的点拨语言、提问语言、评价语言、过度语言等课堂语言运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再次,可以寻找实施高效课堂的流程——出示学习目标、实施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及手段——导学、独学、合学、展示、点评、质疑、点拨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最后,以教师的文化自觉成就“有文化”的课堂。此外通过临帖、入帖、破帖阶段课堂状况“可视性”对比,教师可以增强自己实施高效课堂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作者简介】

王红顺,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

“校长会”官方微信作为全国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界人士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诚邀您积极参与评论及互动。


小编个人微信号:shaocan1984 或mch19911118,欢迎深交哦!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校长会”。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编,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点击以下标题,阅读校长会原创稿件:


【独家】周国平: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独家•教改实战】山东济阳实验二小卢箭:课堂是生命与生命高质量的对话


【独家·口述】名校长高万祥:从事真教育,才能带来职业成就感


【独家】“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


【独家】著名教育家柳斌:不要玩西方舶来的花样,须警惕“教育国际化”


【独家·重磅】详解芬兰课程表改革:”世界最佳教育系统“,为孩子未来而战


【独家】他们为什么最崇拜周杰伦?教育学生先弄清什么是“学生的样”


【独家•教改实战】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刘雪梅:课改只能“笨”着来


【品质学校系列报道】万泉小学景小霞:教育终极目标是为了孩子将来更幸福


【品质学校系列报道】上海复兴高级中学陈永平:真正的有效教学是育人和育分的和谐统一


感谢关注:校长会

微信号:xiaozhangclub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