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谁他妈不会织毛衣?

谁他妈不会织毛衣?


假如你是个政客,深受失业工人闹事的困扰,这时参谋长献计解围。你一听,不妨一试。


你让失业工人都来织毛衣,薪酬比最低生活保障高一点。你告诉他们,这些毛衣是送给非洲赤贫部落,那里的孩子一生都没穿过毛衣,这是大家报效祖国顺便实现人生价值的好机会。


工人们看在没工作的份上,勉强接受了这份工作。他们从以往上街到现在上岗就业,转变很大。不但社会变得稳定,生计也得以维持。忽然有一天,有工人发现,他们辛辛苦苦织好的毛衣被送到另一个厂子,那里的员工以前也是下岗工人,也曾经上街闹事。如今和织毛衣工人一样,安居乐业。不同的是,他们从事的是拆毛衣的工作,也就是把另一个厂子送来的毛衣拆开,然后弄成毛线球,送到毛织厂。


聪明的工人发现其中的荒谬,非常生气,说,这是浪费人生、毫无价值。你安慰说,织毛衣只不过是你们表面上的工作,你们的价值不是织毛衣,而是不闹事。工人听了沉默不语,不得不接受。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德国人做事以严谨著称,他们换一只电灯泡要三个人,一个人爬上梯子握紧灯泡,两个人在下面转梯子。这样也好,人人有饭吃。


我曾经在菜市场看到一个小型超市清盘,门面上写满各种促销信息:最后三天、打到骨折;被马云所害,无奈倒闭;除了老婆,一律甩卖。一个产业淘汰另一个产业,一个公司杀死另一个公司在人类社会最正常不过。


高德地图还没出现的时候,在广州三元里的天桥下,每天都有一群人拿着“带路10元”的纸牌,生意还不错,如果现在还有这样的人,那很可能是因为怀旧。空中充值还没出现的时候,我用过的手机充值卡可以拼出一幅抽象画。Kindle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带五本书出门就累得半死,现在你拥有的电子书相当于一个个人图书馆。还有,我高中的时候,公共电话亭生意火爆,网吧还时常排长队,照相馆里的师傅备受尊敬,邮局还是个好单位,随身听还卖得死贵。转眼间,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1776年,瓦特和他的伙伴改进了蒸汽机,从此开启了一个蒸汽机+的时代。蒸汽机+瓷器,使得一千多年来供不应求的瓷器从此开始供过于求;蒸汽机+纺织,使得英国纺织业需要寻求海外市场以消化过剩产能。蒸汽机+车厢,使得英国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实现连接,人类的出行半径极大地拓宽。到了19世纪末,电的出现轻易摧毁了为人类提供燃油的捕鲸行业,电气化时代来临,电灯、电视、电风扇、电报……电梯的出现让楼层变得越来越高,电视机的出现时催生了“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电改变了一切传统行业。


然后就到了互联网时代,双十一、网络直播、10+、饿了么、丁香医生、特斯拉,继续淘汰或迫使一批行业改变。接着,到了智能时代,工业4.0让工业机器人取代工人,无人车正在取代老司机,谷歌翻译正在淘汰一些学艺不精的翻译工作者,机器人写新闻正在威胁新闻记者的饭碗,互联网医生也正在重新设定医生的位置。这些感觉很遥远的事,就是十年后的聚会一样,举杯的时候才知道如梦一场。


最近,又追看了几集《西部世界》,故事说的是,一帮很逼真的人造人,忽然脱离人类的控制,开始拥有了记忆、情感、哲思,到成为像人类或超越人类智慧的一群人。也许,这一切不会太遥远。


让我们先回到现实,当一个行业被淘汰以后,原来这些工人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行业吗?吴军老师给我们一个答案——很少人能够适应新的行业,消化这些劳动力的办法是等待这批人自然退休。通用公司曾经有70万员工,如今不到10万人,甚至更少。那60万人哪里去了呢?他们服侍了半辈子汽车,中年失业后,再从零开始进入一个新行业,想必艰难。


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效率大幅提升,其结果是用比原来更少的人、更少的成本去做这件事。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发展,机会将越来越集中,一些人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机会,大部分有待消化。


一想到以后很可能被安排去织毛衣,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他妈的”呢?


书单:吴军《智能时代》

封面图片:《西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