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板块一】人工智能与教育

【板块一】人工智能与教育


第一篇:

人工智能+教育 未来的孩子更加“天马行空”

今年7月,,其中,明确指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或正在颠覆性的改变着许多行业和领域,教育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会对未来教育造成什么影响?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孩子?

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

人工智能可谓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战胜围棋天才,曾一度点燃了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兴趣。今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环境。《规划》中明确指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具体重点规划如下:

重点1: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学科

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方向的博士、硕士招生名额。

鼓励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重视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

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

重点2: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

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重点引进神经认知、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鼓励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人工智能人才。统筹利用“千人计划”等现有人才计划,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工作。

完善企业人力资本成本核算相关政策,激励企业、科研机构引进人工智能人才。

重点3: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和团队

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人工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的横向复合型人才。

通过重大研发任务和基地平台建设,汇聚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在若干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和引导国内创新人才、团队加强与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合作互动。

人工智能+教育:开启教育新模式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脑科学教授阿肖克·戈埃尔创造了一个人工智能助教,可帮教授处理日常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位人工智能助教被起名为吉尔·华生,吉尔在2016年春季班上岗,经过大半个学期,学生们都没有注意到回答他们询问的“吉尔·华生”原来是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工智能助教上岗,最好的诠释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影响。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如何与教育结合

互联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在另一个层面上颠覆了传统,所以才会有互联网教育逐渐颠覆传统教育。互联网教育除了以内容、人为核心的竞争外,还加入了模式、产品等维度竞争。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大有所为之处。

1.自动批改作业

计算机科学家乔纳森研发了一款可进行英语语法纠错的软件,不同于其他同类型软件的是,它能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全文,然后做出判断,例如各种英语时态的主谓一致,单复数等。它将提高英语翻译软件或程序翻译的准确性,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问题。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自动批改作业成为可能,对于简单的文义语法机器可以自动识别纠错,甚至是提出修改意见,这将会大大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

2.拍照搜题的在线答疑

2014年到2015年投资比较火爆的拍照搜题软件都是借助了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学生遇到难题时只需要用手机排成照片上传到云端,系统在一到两秒内就可以反馈出答案和解题思路,而且这类软件不仅能识别机打题目,手写的题目的识别正确率也越来越准,目前达到了70%以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语音识别测评

语音识别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英语口语测评上,语音测评软件能在用户跟读的过程中,很快对发音做出测评并指出发音不准的地方,通过反复的测评训练用户的口语。

4.个性化学习

如果说今天课堂教学的主流方法是“从原理到应用”,那么机器人的教学方法是“从案例到原理”,并且是同时学习多个案例。事实证明,很多被原理绊脚的学生更适应于“从案例到原理”的学习方法。

当一个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时,系统会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出相关资料。系统知道应该考学生什么问题,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系统还会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留学生信息,以便未来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

大数据可以描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根据伦敦一家研究机构的分析,人们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70种;而某机构的机器人已经积累了1300万名学生做过的8亿道题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5.对教学体系进行反馈和评测

试想一个场景,当某学生在查询自己的期末成绩的时候,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还附有一份“诊断报告单”。通过这份报告,他不但可以了解到自己学科板块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还能看到对自己的优势、劣势的学科分析。通过这些数据为每个学生进行“画像”,从而找到提升成绩的方法。

这就是借助大数据的帮助,通过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与成效的数据统计,诊断出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以帮助学生和教师获取真实有效的诊断数据。学生可以清楚看到问题所在,学习更高效;教师也可对症下药地针对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人工智能来了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做?

教育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在人工智能时代,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好奇心与想象力的激发,以及培养孩子有创造力的批判性思维,实现个体的差异化、精准化教育。那么面临时代的变革,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做?

培养创造力与逻辑思维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探索整个世界,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获得外界信息、获取知识、积累经验,而孩子所接触到的世界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家长的构建。

当家长在给孩子准备玩具时,可以在满足孩子的喜好的情况下为孩子准备一些拥有更大创意空间的玩具,如家长为孩子选择积木时,可以选择能够更多面搭建的积木系列,满足孩子无尽的想象力。

而在孩子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家长更应该支持孩子主动探究行为,引导其自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比如孩子在搭建模型时,家长应该避免告诉孩子如何搭,而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创造性,避免孩子形成固化思维。

培养孩子使用思维导图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成为机器的使用者,一些重复、强制的记忆将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强大思维的作用也就此显现。

家长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培养其使用思维导图来解决问题,从小就培养孩子清晰的思路及强大的逻辑,以更好的思维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科技产品

其实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中部的两个班级就已经尝试人工智能教学,任课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人工智能教学平板电脑。

人工智能时代,电子产品将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可以避免对孩子的过分限制,在有引导的情况下,让孩子适度的使用电子产品,也有助于孩子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

关注不可取代的能力

家长在关注人工智能的时候,首要看到的就是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更应该看到在面对人工智能时,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情感处理能力、深度交流能力等。

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培养,软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以考察记忆力来评判个人能力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教育的作用更应该是孩子可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所以当家长关注孩子在传统知识的学习时,更应该关注如感知能力、创造力和洞察力等能力,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

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应该报以开放的心态,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多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自如的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文字来源:北京日报、搜狐教育、网易、微信公众号、网络等。转载自历史教育家,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谢谢!




第二篇:

全国刘焱: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定位童年生活?

“前两年,我很不习惯在淘宝上购物,也不喜欢用支付宝。但是,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商贩也会让你‘扫一扫’。可以说,科技的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2017中国学前教育峰会上,全国刘焱用自身的生活体验,向与会者发出这样一个时代命题:现在的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的“前夜”,这样一场深刻的革命,会影响我们什么?急剧变化的未来和今天的孩子是否有关?


刘焱委员认为,学前教育本身就是最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3岁的孩子走向社会时,或许迎接他们的正是人工智能社会。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孩子们做好充分的准备,让他们自信地面对未来的世界。


“教育要回归谁的生活?”

近年来,业界经常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让教育回归生活。在刘焱委员看来,教育要回归到谁的生活?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刘焱委员举了两则例子:



     

案例一:为了寻找心中的桃花源,北大教师王青松夫妇一直隐居深山27年。他们的孩子从3岁开始放羊,没打过疫苗,没吃过抗生素,没有游戏机,却拥有健壮的身体和单纯快乐的生活。但是,据媒体报道,最近,他们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重返社会。


案例二:很多城市的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回归生活,让幼儿体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传统的大灶烧柴做饭。而在偏远的农村,由于大人没时间看管,孩子坐在门槛上玩手机。




        “我并不反对幼儿园让孩子体验生活。但是老师们需要明白这个课程设计的立足点。是单纯地让孩子回到过去?还是借助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条线索,帮助孩子认识我们生活的变化?”在刘焱委员看来,两则案例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即孩子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童年,他们的生活其实是被成人安排的。而成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教育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我们要按照孩子将来面对未来世界的需要去安排他们的生活。如果教育不去做改变,不去做创新,我们培养的孩子一定不能适应未来。”刘焱委员说。


在2016年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了《未来工作》报告。报告预测了2020年人类关键的十大能力排名,分别是:1.解决复杂问题,2.批判性思维,3.创造性,4.人际关系,5.人际协调,6.情商,7.判断和判断力,8.服务导向,9.谈判,10.认知灵活性。“对比国际公认的2015年最关键的十大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排名由第四和第十跃升到了第二和第三。”刘焱委员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再高级的机器人在创造力方面终究是乏善可陈,未来高阶思维能力和社会性交往能力将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心理机能。

(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上观察课)


“玩什么和怎么玩更重要”

脑科学研究表明,新生儿带有数以亿计的神经细胞降临人世。但是,这个时候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还未形成,需要形成大约100万亿个联结,才能变成成人那样的具有复杂神经网络的大脑。但这个联结需要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才能构成新的神经回路。所以,儿童的早期经验和体验非常重要,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脑科学家也指出,游戏能使大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增强大脑未来的学习潜力。”刘焱委员表示,游戏对于大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应当通过适宜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展。因为,在游戏当中,孩子需要自己制订计划,自己决定干什么,自己来调解自己的行动,并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些针对大脑额叶皮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改造一个人的思维,影响其思维方式。


“脑科学家也认为灌输式的教学和技能训练对婴幼儿是无益的,因为婴儿作为学习和掌握特殊技能的相关神经网络还没有形成。”刘焱委员认为,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兴趣比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重要。而早期教育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孩子获得心智之火被点燃的经验,尽早体验到学习可以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刘焱委员认为,让孩子玩很重要,但是玩什么和怎么玩则更重要。


“真正好的游戏,能够促进孩子高质量的学习以及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刘焱委员看来,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个快乐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成就感。


刘焱委员还建议,让孩子去玩,并不是让他们手里有点事情操作就可以,还要看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有没有动手动脑,“让孩子体验生活,但并不等于要让孩子再重复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儿时体验过的简单游戏,他们玩的游戏应该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接轨。”刘焱委员建议,学前教育要超越儿童生长发展的自然状态,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让儿童通过克服困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及自信心,通过探索、发现、想象、创造、动手动脑体验学习的乐趣,在玩的过程为未来发展奠基。





来源 | 人民政协报

编辑 | 数老师



第三篇:

人工智能来了,教师会被取代吗(有了这3个本领,你依然会被学生需要)

由“人民教育”微信号irenminjiaoyu授权发布



人工智能成为近期热词。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会上,张景中院士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开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7月份, ,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


当教师遇上人工智能,这已经不是传说,不是遥远的想象,而是正在到来的现实。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教师吗?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课堂会发生什么变化?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时代,什么不会改变?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教师吗?

 

人类正在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有关人工智能的预言、讨论铺天盖地,催生众多不同的视角和声音,但有一点却是共识:未来很多职业将被人工智能不同程度替代,包括翻译、律师、护士、程序员、记者、作家,以及绝大部分体力劳动……

 

在这份长长的“黑名单”里,教师的地位晦暗不明,是否会从人类社会的职业榜中消逝,尚未形成定论。不管怎样,人工智能与教师的相遇已经不可避免。在此前提下,一个重大问题跃然而出,当教师遇上人工智能,究竟会发生什么?

 

首要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教师吗?

 

教师如何才能拥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这需要先洞悉人工智能将为“学校”、为“学生的学习”、为“课程与教学”等带来了什么变化,以这些变化为前提和依据,再来聚焦教师是否能够在这些变化面前有所作为,以及如何作为。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还存在吗?


对于“学校”而言,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同样具有生存危机,它未必会“脱胎换骨”为大小不一的“学习中心”,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这座“孤岛”会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开放中,与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学校空间的利用率、学校时间的弹性化也会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在于,学校的功能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走向“精准教育”,通过“精准定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准服务”。

 

例如,一位家长带着15岁的孩子来问学校:“我”的孩子想成为一个哲学家或物理学家,你们可以做些什么?学校应该告诉家长,“我”这所学校是否可以提供这样的帮助,有什么独特的环境,有什么教师,有什么课程,有什么方法(如提供大量苏格拉底式或爱因斯坦式的教学方法)等,可以帮助这个学生成为他希望的那类人?如果学校无法提供这样的“精准服务”,至少可以告诉家长,“我”有别的“精准服务”,有别的什么充足条件,有助于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成为什么类型的人才,如服务型、善用AI型、创意型、领袖型等。

 

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最根本的变化,学校不再是为未来职业做准备,而是真正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而准备同样是“准备”,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准备是“精准准备”,与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精准特色”有关,这样才可能带来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学习目标上,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普遍目标。它的重点不再是习得为将来从事某个职业所需要的特有知识、技能与方法,而是拥有合理的价值观、强大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这些都是真正“成人”并走向“终身学习”的基础性、根基性前提。

 

其次是特殊目标,它与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有关,是真正的“学以为己”。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而不只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化知识体系。

 


在学习资源上,学生获取知识与方法的来源与途径,不再局限于教师与课堂。学生会使用Sri、Cortana、Alexa等人工智能寻找学习资源,也不再拘泥于制度化、固定化的“课堂时间”。

 

与此相关的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便携设备使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和遇到的地点,它在改变现代社会知识的性质与来源的同时,也改变了知识习得的方式,最终形成移动学习与固定学习并驾齐驱、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比翼齐飞、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交融共生的新格局。

 

在学习伙伴上,昔日近乎同龄的“学习共同体”成员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学生的年龄差异会加大,来自学前教育的“混龄教育”将会逐步蔓延、延伸到不同学段的教育。例如,斯坦福大学提出开放式大学的概念,本质上是“混班制”。学生在一生当中任何六年时间里完成学业,即可拿到本科学位。


人工智能时代,课堂会变成什么样子?


 对于课程与教学而言,各种课程资源和课程定制的丰富性、专业性,已无须学校和教师过多参与,课程外包或订购逐渐成为主流。课堂教学的“人工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例如,除了白板之外,未来的显示屏可能大到覆盖整面墙壁,可以操纵显示几乎任何课堂需要的内容。智能屏幕成为现代黑板,智能课桌成为现代课桌的升级版本,教师可以随时插入并控制屏幕与课桌。这些联网的平板提供了与智能手机相同的在线资源并实现“课堂在场”。

 

这样的课堂,是线下实体课堂与线上虚拟课堂的穿梭转换,学生在线上通过网络社群、创客空间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在线下集中时进行分享、交流、讨论、练习、创造等活动。

 


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会更加趋向“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它是介于“碎片化学习”与“学校内系统学习”之间的课堂学习方式。学习者更多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问题解决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而不只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进行系统学习。在此过程中,通过平时碎片式的“零存”,最终实现系统性的“整取”,将碎片化知识按照个人的需要逐步建构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的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更加精细、精准地了解学生特点、个性和需要。例如,教师运用一个软件大致可以知道哪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学生会了,什么还不会;利用英语语音分析智能软件,学生跟随软件讲一句,软件马上一点一滴地帮助教师指出学生的发音问题在哪里、怎么改?又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让教师知晓哪些学生在听“我”讲话,或在走神,或在睡觉,甚至可以通过脑电图了解学生课堂上的思维走势和情感波动……

 

人工智能时代,什么不会改变?


到此为止,已经无须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做过多描述,现在最紧迫的问题依旧是:既然如此,教师怎么办?什么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什么无法被替代?教师需要做出什么改变才可能适应这个变化,并掌握主导权,重新置于时代的潮头。


可以被替代的是那些需要重复做的事情(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需要大量信息资料搜集、数据积淀和分析的事情(如把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汇聚到机器里,计算所有的可能性,找到最佳路径),需要精准定位的事情(如学生的个性特质、个性需求,学生的学习难点、障碍点等)。这些事情被替代,是对教师的解放。当人工智能可以随时随地用更精准、更有效的方法来教学的时候,何乐不为?



什么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决定教师能否被替代的不是人工智能,是教育的本质,是学生的需要,是贯穿其中不变的教育之理、教育之道。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思考并回答“人工智能时代什么将发生改变”的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出另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来了,什么不会改变?这个明确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就围绕着这些不变的东西“教书育人”。


首先,不变的是教育本身。无论是通过“学校”还是“学习中心”,或者“社区”等其他载体,人类始终需要教育,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使用始终也离不开教育。既如此,“教育在”则“学生在”,“学生在”则“教师在”。


其次,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与真谛。教育是为成人、育人而生的,是为叶澜教授所言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是“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而变革与发展的。不论何种时代的教育,概莫能外,任何人工智能都不能改变这一真谛。


再次,不变的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不会自动发生,也不能只凭自学养成,学生的成长始终需要“教师”这样的引路人、互动者、对话者、帮助者和陪伴者。这些角色,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需要承担的角色。他们是陪伴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重险滩和荆棘中前行的人,是通过赋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给予学生打破旧知识、创造新知识能力的人,从而是引导、帮助学生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获得不可被替代的自主、自立、自强和自由能力的人。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三大本领,即“爱商”“数商”“信商”,才能成为依然被学生需要的人。与人类的智商、情商相呼应,“爱商”是教师最核心的情商,“数商”和“信商”是教师最重要的智商。


“爱商”与价值观、情感实践相关。这是人工智能无法给予学生的。教师首先应是仁爱之人,具备“爱的能力”。这种能力兼容了“情感之爱”与“理性之爱”。它不是有条件、有选择的“小爱”,而是无条件、一视同仁的“大爱”;不是“抽象的爱”,而是“具体的爱”;不是“模糊的爱”,而是“清晰的爱”。因此,教师能够精准把握、了解、洞察学生的成长需要与个性特质,及时给予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关怀、呵护、尊重,因而可以让学生在充满了编程、编码、算法的冷冰冰的人工智能世界里,依然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度、生命的温暖和仁爱的力量,进而学会相互传递温暖和仁爱。



“数商”与大数据相关。人工智能时代脱胎于大数据时代,两者相伴相随。数据是人工智能赖以运行的基础。人工智能进课堂,首先意味着大数据进课堂,包括学生预习的数据、作业数据、复习数据(如错题集、收藏集等复习资料数据)、试卷数据等。大数据会帮助教师判断什么内容是学生感兴趣和需要的,什么内容可能面临困难和障碍,什么时间节点上出现何种转折和变化,以及接下来教师的教学应该走到哪里去?“数商”与当下倡导的“数字化胜任力”有关,表现为对数据的敏感与热情,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分析、利用和生成的能力,更体现为创造新数据的能力,同时也是将数据转换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能力。这将是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新基本功。大数据时代的“教书匠”及其内含的工匠精神,由此将被赋予新的核心内涵,即“数据精神”。


“信商”与信息时代相关。除了数据之外,人工智能时代每日涌现的信息,尤其是各种教育教学信息,将更加势如潮水,滔滔不绝……面对这些信息,教师同样需要具备“信息化胜任力”,具体涉及如何检索、辨析、判断、提炼、整合、利用和生成各种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避免教师在信息潮面前失去方向、丧失自我,才能实现庄子所言的“物而不物,故能物物”,让教师成为主导信息的人,而不是被信息主宰的人。


教师要拥有高超的“爱商”“数商”和“信商”,根底在于持续学习的能力,特别是移动学习的能力,综合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信息技术媒介与工具的能力。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人工智能时代一样,对教师的学习能力有如此高的期待和要求:不学习,就淘汰,不持续学习,就落伍,就泯然于众生之中……


当教师遇上人工智能,这已经不是传说,不是遥远的想象,更不是玄想或臆想,而是正在到来的现实。


,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源 |《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15-16期




第四篇:

马云说,再不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将来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找不到工作了



我们的未来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孩子真的会和机器竞争吗?



上个月参加高考咨询会,遇到有位考生爸爸来了解会计专业,他有些担忧地问:“我看新闻报道说,将来的会计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老师您怎么看?”


我想了想,如实回答:“的确有这个趋势。不光是会计工作,很多工作在将来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大多是比较基层的、操作性的、规范化的工作。我觉得,那些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很难被机器取代。”


昨天无意间看到,6月29日马云在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的主题演讲,我又想起了那位爸爸的担忧。我们的未来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孩子会和人工智能竞争吗?


马云在演讲中肯定地说,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30年、50年,对人类的冲击一定非常的大,带来好处的同时,还会给人类带来非常的疼痛。所谓疼痛,其一是很多工作会没有了。


对于我们30岁左右的人来说,我们的地位在未来二三十年会摇晃、疼痛,但问题还不是致命的。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做好准备,将会失去整整一代。


看来,为了应对冲击,我们这些做爹妈的又得提前行动了(谁能告诉我,养个娃必须要做的事情咋就这么多呢)……


马云叔叔说,我们要将“教”和“育”分开来看。教”让人具备知识,“育”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通过“教”知识,人会变得聪明。但当机器具有人的智力(Intelligence,译为智力、智能)时,人就无法跟智能机器比了。电脑一定比人算得快,它看过就从来不会忘掉,体力还比人强,只要插上电,永不知道疲惫,永不会停止。


但“育”会让人拥有真正的智慧。机器只能是智能,它没有想象力、创造力,没有智慧。机器能够绘制出如真人般的图像,却不能如梵高、莫奈画出寓意丰富、想象力超凡的艺术。机器能够按照人拟定的指令,一步步完成相应的任务,却无法运用创造力、调用知识、信息解决全新的问题。


在DIKW模型中,可以看出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差异


所以,马云说,我们专注教知识、教文化的同时,还要多关注价值观上面,培育孩子的创造力、创新力、想象力、好奇心。如果我们孩子们丧失了创新力、创造力、好奇心,人类一定会输给机器。最怕的不是机器学人,而是人都开始学机器。


进而他建议,孩子应该多花点时间在琴棋书画上面。因为音乐是产生智慧的源泉,下棋让孩子懂得格局、布局、舍和得,诗歌让孩子懂得执着坚持,画培养想象力。


这正是我坚持让小川学习画画、钢琴、国际象棋的原因。我知道,他未来可能不会成为大家大师,不会凭此安身立命,它们说到底只是兴趣。但这些兴趣能够活跃他的大脑,拓展他的思维,激发他的想象力,让他成为一个更有创造力、更快乐的人。


附录: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的最佳时机建议


1. 钢琴和小提琴


钢琴

在生理和心理上看,孩子在4-5岁时,注意力、认知能力、理解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具备了学习钢琴先期条件。一般认为,女孩在4-5岁,男孩在5-6岁就可以开始学钢琴了。


据非正式统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者开始学钢琴的年龄是5-15岁左右。


但是,孩子之间个体差异明显,最终还得看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手的骨骼发育,身体发育,辨别能力、智力、听力等综合条件。建议请专业钢琴教师鉴定一下。


小提琴

小提琴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对于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的孩子过于困难;建议孩子在5-6岁后,骨骼发育较好,并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时,再学习比较适当。


著名弦乐教育家、小提琴教授郑延益先生也认为,小提琴其实是比较难的乐器,除非孩子天赋异禀,酷爱小提琴,各项条件又比较突出,一般不需要从3-4岁开始学习。实际上,任何年龄开始学习小提琴都不算晚,对于孩子来说8-10岁就可以了。


2. 象棋和围棋


之前推荐国际象棋时,就提到老师的建议是越早越好,4岁肯定可以了。


只是4岁小孩注意力只有5-10分钟时间。开始上课的时候,他很可能坐不住,静不下心来,千万别着急、别强迫,慢慢来,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坐得住了。


3.书法


虽然我们现在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写的一手好字还是非常重要的。


对书法非常有兴趣的孩子,幼儿园、小学1、2年级的时候,就可以接触书法。但因为书法真的有难度,系统学习最好从三、四年级开始,这个时候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较为深入,也养成了一定的写字习惯。


4. 绘画


在安全的环境下,最早八九个月,最晚2岁,就可以尝试让孩子探索画画了。自由发挥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


等长大到4岁,可以让孩子接触专业的绘画指导了。但依然要记得,画画是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应允许他遵从自己的内心,自由地表达想象力、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琴棋书画中到底学习哪样,具体啥时开始学习,都要视孩子的具体兴趣和条件来定,以上只是普遍意义上的建议。


最后,再划个重点哈。


首先,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没有知识的人,何谈智慧?


但是别让孩子徘徊在知识的层面,忽视了向智慧层面的飞越。倘若如此,30年后,他可能会在与机器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被取代。


而琴棋书画是人类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培育孩子智慧的一种重要方法。

文章:来源于网络MOM看世界



第五篇:

BBC称教师是最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之一!

最近,在ELLEMEN睿士杂志上有这么一篇文章,说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 365 个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在人事、客服、政府职员、会计、银行职员都高于89%的被淘汰率下,教师这个职业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仅为0.4%。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会变成什么样?教师职业凭借什么成为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之一呢?




BBC分析了365种职业,

教师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仅为0.4%




在这个时代,做什么工作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淘汰?干什么最不容易被淘汰?

 

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 365种职业未来在英国的“被淘汰概率”。

 



1、电话推销员:99.0%


2、打字员:98.5%


3、会计:97.6%


4、保险业务员:97.0%


5、银行职员:96.8%


6、政府职员:96.8%


7、接线员:96.5%


8、前台:95.6% 


9、客服:91.0%


10、人事:89.7%


11、保安:89.3%


12、房地产经纪人:86%


13、工人,以及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等第一、第二产业工作:80%-60%


14、厨师:73.4%


15、IT工程师:58.3%


16、图书管理员:51.9%


17、摄影师:50.3%


18、演员、艺人:37.4%


19、化妆师:36.9%


20、写手、翻译:32.7%


21、理发师:32.7%


22、运动员:28.3%


23、警察:22.4%


24、程序员:8.5%


25、记者:8.4%


26、保姆:8.0%


27、健身教练:7.5%


28、艺术家:3.8%、音乐家:4.5%、科学家:6.2%


29、律师、法官:3.5%


30、牙医、理疗师:2.1%


31、建筑师:1.8%


32、公关:1.4%


33、心理医生:0.7%


34、教师:0.4%


35、酒店管理者:0.4%




以上数据显示,教师这个职业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仅为0.4%。


人类独有的、被视为最后堡垒的能力,恰恰是机器所无法传道授业的。


虽然这只是对一些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但是中教君查阅了多个资料,很多人都说教师是一个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会变成什么样?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将越来越走向“精准教育”

  

所谓“精准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无疑是对孩子们更有利的教育方式。这就体现为人工智能在冲击传统课堂时,在另一方面却是对教师、学生、学校的一种颠覆。

 

教师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创新;学生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学校也不再是为未来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而准备。

 


就在今年5月10日,记者走进了合肥八中的“智慧课堂”,在这里,学生英语口语测评、作业布置批改、分数统计、教案分享都变得“智能化”。学生杨益冉现场为大家演示阅读了一段英语,智慧课堂系统就立即从流畅度、发音、准确度等多个维度给出测评,帮助她提高口语。


如此一来,“哑巴口语”的现象也将会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渐消失,正是所谓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口语啦”!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都说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也正是这样,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终身学习的能力将得以在孩子身上体现。孩子们学习的重点将不在于“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就学会这个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是将会在个性化的学习中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强大的思维能力等。

 


其次,孩子们的自我主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觉醒。人工智能带来的还会是大量的繁琐的信息,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这时孩子们将会在众多智能中学会冷静下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为了说不要而不要,这便是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一个表现,也就是将来孩子们自我主动性的表现。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将会培养孩子们与人连接的沟通能力。就像撒贝宁在《开学第一课》中所说:“‘阿尔法狗’赢了,人输了围棋,可能我们会因为遗憾而流下眼泪,但是‘阿尔法狗’就算赢了棋也不会笑。”在人工智能盛行时,孩子们必然会增加情感与交流,这是人对于精神共鸣的向往,对于群体的一种归属感。

 

人工智能时代,课堂能更精细、精准地了解学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老师在课堂上就能够更加精细、精准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上的需要,在了解更真实的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也能够做出相对应的更精准的教育。

 


就像中教君先前提到的“哑巴口语”,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大致知道孩子们在这方面的弱势,而教师就可以利用英语语音分析智能软件,学生跟着讲一句,软件就帮助教师指出学生的发音问题在哪里、需要怎么改正。

 

如此一来,老师在课堂上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学生也能在更精确的指导下学到知识。




人工智能对老师有什么影响?




在数据、量表、AI当道横行的大形势下,教师真的就要下岗失业了吗?


答案显然是——不会。


至少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彻底取代老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人工智能对这个行业至少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冲击。



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技术和数据的支持下,任何重复性的基于知识积累的教学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简而言之,教师不再需要用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这种大锅饭式的教学知识,学生已经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来习得。


而教师则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学习分析报告,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教育基础的改变

 

在线课堂,英语口语APP等等,不得不说,这些当下在家长和孩子中盛行的教育类应用为孩子们真正进入课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们能够利用这些应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


在孩子们身上,认识汉字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从前的孩子。不仅如此,还包括计算能力、绘画水平、英语口语以及其他的综合素质。


在这些孩子进入校园之前,他们就已经在跑道上朝着终点的目标出发了。而处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孩子,也在这些应用的帮助下省去了先前由教师所需要进行的重复性的工作。


教育目标的改变

 

教师在40人、甚至70、80人的大班中本身就已经是精疲力竭,而还要再抽出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方法等其他琐碎的事情上来进行教育教学。在适应人工智能之后,教师就不用每天愁着钻研“分身术”了,基础性的工作人工智能会帮助教师全部完成。

 

 

而这时候,从繁重的重复性分析型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老师们就可以“大显身手”了。他们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比如教学创新、经验传授、情感关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情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等。

 

教师将会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从而来塑造不同类型的人才。

 



教育人工智能,大家怎么看?




人工智能到来了,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教师压力增大

  

@宁宁:互联网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教师却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了。

 

@W.AJ:在课堂中遇到学生不认真听讲等等一系列问题,人工智能机器人怎么办?人工智能教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教师需要给自己“充电”

 

@小刺猬:人工智能可以解答学生的各类问题,看来教师不给自己“充电”都行不通了啊,只有开拓知识面,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我爱我家:希望人工智能早点进校园,让孩子们早点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不能光知道玩游戏,得知道游戏是怎么做出来的。

 

人工智能无法教给学生“美”

  

@小海螺:虽然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专业的教学方法,但是他无法替代教师教给学生“美”,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郝:老师像妈妈,机器无法代替妈妈温暖的怀抱。

 



为什么老师不容易被取代?





教育的本质不变

 

人工智能成为新一代“网红”,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上的更加个性化,同时也对老师们发出了质问:究竟什么才是教育?

 

没错,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育是为成人、育人而生的。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需要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引导教会学生做人、塑造学生的品质等。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形象地将真正的教育描绘为,用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教育是从心灵出发的一份伟大的事业,而教师拥有着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特质,教师是富于感情和智慧的,教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综合体,教师更是懂得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品质融入教育并帮助孩子们培养自身人格。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授业”,但是基于情感出发的“传道”和“解惑”却是它所无法替代的。


正如福建教育学院教授黄家骅在《人工智能重构未来学校》一文中提到,机器人只是替代教师的部分劳动,并不能取代教师的角色。这是因为,虽然机器人也有对话、写作、动作等交流功能,并且也将有相应的“表情”或特殊的感情表达,但和人类丰富细腻的感情相比差距甚大,更不用说达到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以及“以理服人、以情感育人”的大爱境界了。


学生成长的需要不变

 

在孩子们踏入社会之前,他们还需要获取除了知识以外的东西,他们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来适应社会。


而在获取这些的过程中,必然是需要教师的陪伴。教师是这条路的引路人、是孩子们路途的互动者,更是作为帮助者的角色一直陪伴在孩子们身边,这便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在孩子们成长道路中所承担的角色。

 

在人工智能面前,学生们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理智、勇气去在浩瀚繁琐的选择里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他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不可替代的自主、自立、自强和自由的能力。

 

教师的工作责任不变

 

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追求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师就要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机器没有感情,影响不了人,但是教师可以。


因而,在人工智能“授业”时,教师就承担着“传道”和“解惑”的责任。从这两点出发,教师必然是带着感情来教育影响学生的,人只能通过人来培养。


那么,关于孩子未来的人格素养构成,便都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得以展现。所以,教师最终只会将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能够服务于国家社会的有用的人才。


即使教师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教师也应该具备危机意识和改革意识,思考如何提高教师这个角色的不可替代性,思考未来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等问题。只有朝这些方向努力,才能将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转变为变革传统教育、创新未来教育的机遇。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编辑 | 数老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