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我在“英联邦” 自传体小说节选

我在“英联邦” 自传体小说节选

第一章 2003年

(一)ok!Lets go

一切从零开始

 

    2003年8月25日,全新学校,全新的教室,全新的工作状态,全新的学生……

 

坐在崭新的教室里,环顾四周,不同之处马上跃然在目,教室的尺寸明显小了很多,课桌椅只有十几个,立式的白板让我顿时轻松了很多,因为粉笔加黑板是我作为老师最痛苦的一个环节――带惯了毕业班的课,一堂语文课,板书写完了,还有练习题,如果是小测验,又宽又长的黑板,写完了整整一黑板,再擦的时候,简直就是“阳春白雪”,至今喜欢白色的衣服,部分原因大概缘于此吧。说是微尘粉笔,但是从来没有理解这“微”如何界定,为了自己和学生少吃粉笔灰,我和他们都已经约定俗成地另辟蹊径――作为老师,板书尽量控制在不用擦黑板的篇幅里,即便要擦,下课清场,用湿的抹布代替黑板擦,这样,教室的小环境终于减少了粉尘污染……

眼前的白板加各色白板笔不由让我感觉好了很多,环顾四周,教室前后的墙上有四块版面,每一块都相当于黑板报的大小,这是用来干什么的?――虽然是黑板报的大小,却是用预制板做的,并围上了蓝色的边框,配上四周墙?的黄色,这不得不让我佩服老校长在色彩上的运用巧妙――我们学校的外观也是明黄色加上每一层两条粉蓝色的条纹,“从很远处就能看到瑞金国际”,是每一个初来学校者的第一印象,而在色彩心理学上,蓝色是让人冷静,而黄色是令人振奋的,也许这就是我爱上瑞金的第一个理由:因为我也偏爱粉蓝,和明黄色――因为做老师,需要冷静的应对,也需要教学的激情,而学生需要的,也许是振奋的对于学的兴趣,以及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我修养的冷静专注……一边莫名其妙地想着这些,一边走出教室,好奇地探访那些外教的教室――各个拿着黑色卡纸,往板面上钉,动作快的已经在设计漂亮的围边,每一块这样的版面将会有什么内容呢?连旁观的我也不禁期待起来,进入新学校新教室的孩子们一定也是一样的……回到教室,我也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拥有一个有中国味道的中文教室从布置四幅版面开始。

六幅烫金的中国水墨画扇面,得自过期的年历,在黑色的底色上很是扎眼――每年父亲总喜欢把有味道的书画年历保留下来,有的时候甚至装裱起来,妈妈和我以往总是抱怨家里这样的老朽的东西越来越多,现在,我却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我从小以来耳濡目染的心灵鸡汤,只是一直把它们忽略成了“鸡肋”――一切美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因为背后都有无数人在为表达美而付出。

剩下的三幅版面也不再困惑――翠绿的蜡光纸,剪成竹节和竹叶,缀于一幅版面右侧,疏落的竹叶沿着版面的上端延展开去,不需要其他的色彩了,若是左下端再备上文房四宝的展示,整个就是《竹里馆》的意境了。旁边的一块版面,当然属于六七年级的学生,大大小小,各色的梅花散开去……教室里的一角有一台电脑,那一角的版面理所当然的属于我,课程表,提醒条,漂亮的贺卡等等,一阵爬上爬下之后,豁然拥有了自己的中文教室。

那天,校董崔先生路过中文教室,看到这些,用一口纯正的天津话打趣地说:是不是该买一套红木家具啊……不禁想起“乡音无改鬓毛衰”他们久居海外的人,和我们在外企工作的人一样啊,都有一颗中国心啊。

环顾四周,不禁想:是啊,因为父亲喜欢,我从小练毛笔,因为家里的红木家具,阿娘的京剧剧照,苏三起解的哼唱,让我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着迷,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一天,一手毛笔终于受到父亲的肯定,就如同久酿的酒,终于飘出一缕醇香,父亲说了那一句:这字成了……至今难忘那时的心情和父亲把纸凝视的神态。

眼前的教室,昔日的西三小学的教室,都有这样的情结吧,还有每一届毕业的学生,都如同酿酒一般,不论接班时他们的情况如何,都有所期许,希望付出之后有美好的结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