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教师资格证笔试倒计时12天

教师资格证笔试倒计时12天

聊 城 教 师


 最好的老师+最优的课程

考试在即,不少考生都向小编咨询这个问题:合格线是多少分?是如何划定合格线的?小编想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的答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逻辑,不信就请往下看。

教师资格笔试各科目卷面满分为150分,按照我们从小到大的逻辑应该是90分就可以合格了。但为什么查询成绩时满分又是120分呢?70分合格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如下图)




是不是卷面150分按比例折合成120分,相应的实得分90分也按相同比例换算成70分呢?小编一度也这么认为,但看了下面的内容,相信你会明白原来不是这么回事。


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考试标准和当次考试情况,确定各科目全国统一的合格分数线。由于各个科目难度存在差异,其合格分数线不尽相同。为统一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采用线性转换的方法,将考生0~150分量表上的原始成绩换算为0~120分量表上的转换分,并使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统一转换为70分。


分数转换方法如下:设某科目原始成绩合格分数线为 A(0<A<150),若考生在该科目的原始成绩为x(0≤x≤150),则转换分y(x)(0≤y(x)≤120)的计算公式为:



举例来说,设两个科目的合格分数线分别为 A1和 A2,则转换分 y(x) 关于原始成绩x的函数图像,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线性转换,各科目的合格分数线均转换为70分,且转换不改变考生成绩的高低顺序。原始成绩低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换算后的转换分在70分以下;原始成绩高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换算后的转换分在70分以上。


看到这儿,已经跟数学Say Goodbye几百年的小编表示:这个公式吓死宝宝了/(ㄒoㄒ)/~~所以简单来说,最终折合后的成绩达到70分及其以上就算及格啦!



最后总结一下,只要你查到的分数高于70分(查到的分数并不是你的实际卷面分,而是换算之后的分数),你的笔试成绩就合格了!


至于你的卷面分到底考了多少,不要深究,因为你并不会知道分数线是多少!所以分考得越高越好,还啰嗦什么,去看书吧!


时间越紧

干货越多


教育

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中国最早的学校。


《论语》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


《学记》

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论演说家的教育》

也叫《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启发式教学原则

最早使用启发教学原则 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


学前教育

柏拉图是西方国家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


教育应效法自然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效法自然”的原理,并把生理基础作为教育实施的依据。


培根

最早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康德

第一个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


《大教学论》

西方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阐述。


生物起源说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裴斯泰洛齐

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克鲁普斯卡娅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一书,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著作。


人力资本论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舒尔茨。


《壬寅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亦称《钦定学堂章程》)是第一个近代学制,但未实施。


《癸卯学制》

1904年《癸卯学制》(亦称《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


美育

最早由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中国,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德国

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国家。


法国

世界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


教学具有教育性

第一次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课程评价

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


《教育心理学》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廖世承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冯特

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关键期

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的习性时发现。


识记

记忆的第一个环节。


艾宾浩斯

第一个对遗忘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比纳——西蒙量表

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


 形式训练说

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泛智教育

,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主张每一个人都有应当接受教育。


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


《教育漫话》

洛克。《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


白板说

洛克(英国)。洛克认为人刚出生就像一个“白板”,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洛克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朱熹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是《朱子读书法》中的两条读书方法。


马卡连柯(苏联)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德育的认知模式

代表人物: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德育的体谅模式

代表人物:彼得·麦克费尔(英国)。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

代表人物:班杜拉。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


“平行管理”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马卡连柯。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目标管理

代表人物: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助产术(或叫“产婆术”)

苏格拉底助产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动,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正确答案,因而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亚里士多德

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不过、转发留着日后常回顾吧~


还有12天考试,现在该拼效率啦!


聊城教师

最及时的教师类信息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