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彭老师谈传统文化 | 城隍庙的维护

彭老师谈传统文化 | 城隍庙的维护

支持原创   欢迎投稿!!!
邮箱:3346432717@qq.com




城隍庙的维护


文/彭妙艳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的主体建筑,是1990年代中期重建的,我任文物科长、市文管办主任之后,主要是指导其管理机构进行完善和维护的工作。

其中主要者,对前围墙进行重砌,并为其题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8个大字,并由玉浦企业家黄茂斌捐款刻石,贴于墙上,成为目前市内最大的石刻大字,显示了作为城内大庙应有的气势。



其二是对前庭屋顶,按耆老相传的形象,恢复了龙脊、花脊等灰塑、嵌瓷的补作,使整个庙宇的“气势”得到提升,并协调了庙宇前区牌坊到前庭之间建筑物的造型和风格,克服了原来两者之间反差太大,有碍观瞻的缺陷。

其三是重塑了大殿和两庑几十尊神像,这些神像原系福建某地工程队泥塑,发生了几次倒塌的事件,既造成安全隐患,也损害该庙的声誉,遂督促管理机构邀请本地木雕师傅,分期对之重雕。



其四是重植后院两棵水松(木棉)。“城隍水棉双峰竹”,水棉是城隍庙的标志性树木。清人林大川《韩江记》记及城隍庙的两棵水棉曾经三次冒烟,不久都发生了重大事件。为其蒙上神奇色彩。1990年代重建时,由于主持者不懂科学,让工匠把沾满贝灰的工具在池中清洗,结果把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树烧死。2002年,我决定对其进行补种,由善信林秋城捐资,城隍庙管理人员先后往广州植物园、江西赣州、吉安等地采购,终于在吉安买得两柱回揭补种。与此同时,种树的水池也予以重砌。事后我为撰《重植水棉记》,刻碑立于院右。

其五是重构大殿东侧包巷,改善食堂、餐厅和卫生间条件。



其六是利用当时建设学宫广场,拆除了城隍两侧旧屋的机会,圈围了后殿两侧的一条包巷,不但使后殿两侧结构平衡,而且为城隍庙扩大了储物空间。

其七是增设主殿神坛前围栏,更换了大殿主要匾额。原来有人用了仿制的“启功体”制作“明镜高悬”一匾,这更似官衙匾额,又考虑到揭阳撤县设市,城隍神实际上已由“显佑伯”晋升为“威灵公”,于是我以东方溯之名为撰“威灵显赫”一匾,以代替原来仿制的启功手迹一匾。



此外,还利用当时拆迁之机,圈建了城隍庙右、雷神庙后的一个小院,共有4间房子,有效地改善管理人员的办公条件。

城隍庙在重建中存在某些不符合古建体制的局部,由于退休,因此没有去加以纠正,但曾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写到,留给后人去完善吧。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注明来源揭阳读书人



揭阳读书人

联系电话:0663-8619387

手机微信:136874543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