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笔谈推荐】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笔谈推荐】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传统村落:

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孙九霞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Doi: 10.3969 / j.issn.1002-5006.2016.12.001

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

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和“开发性破坏”。不恰当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导致农村土地被强行分割、农村民居拆迁、自行无序建房,使得乡村格局改变、村落特色丧失。而GDP导向的政绩观引致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导致一些村落的旅游开发过度或不当,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建筑与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此外,保护制度与法规体系不完善造成“政策缺失”与“控制乏力”。传统村落的价值长期未得到充分认识,缺乏有针对性的、严格的保护政策。

因此,传统村落正面临着建筑与人居环境等物质文化破坏、村落的非物质文化衰落、社区治理与制度建设缺位、可持续发展受阻、保护与利用冲突等多重问题。外在因素的负面影响和内在主体性的破坏共同侵蚀着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由此,深化传统村落的理论思考和保护工作的实施路径就显得迫在眉睫。

传统村落的概念内涵与理论进展

1

概念界定与内涵解读

从地理的概念上来说,村落是人类分散的或集中的,长期生活、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是农业社会从事生产的人群组成的单元空间。费孝通先生认为村落是“农民生活的基本功能单位”。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于把历史遗留下来的村庄叫作“古村落”。作为“聚落”的一种形式,它主要体现村落的古老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于古村落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政府和学术界长时间以来未曾对其统一定义。但“古村落”的名称广泛用在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得到了普遍认同。2011年,,将判断传统村落的重点放在其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方面,将“古村落”的概念延展为“传统村落”,并明确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这一界定是作为组织开展传统村落调查、遴选、评价、界定、登录和制定保护发展措施的基本依据,是一个新的概念。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现存传统建筑风貌完整、村落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方面。与古村落的概念相比,传统村落的概念更能体现村落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和整体传承性,在体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上更贴切、深刻。“传统”一词在汉语语境中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农业大国,用“传统”一词修饰村落更能反映村落的历史延续性和农业文明的特性。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2

不同学科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研究

村落一直以来都是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比较而言,民族学和人类学较为注重对具有典型性的村落进行个案研究,关注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村落组织、村际之间关系、宗教信仰等,积累了丰富而深入的案例、方法论与理论基础。同时,越来越多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家注意到,细致而微观的村落个案研究难以形成中观和宏观的社会理论,努力方向将是在“地方性知识”和“整体社会知识”之间找到结合点,建立具有广泛解释力的分析框架。

地理学对村落与民居的研究最初属于乡村聚落地理的范畴,偏重于地理环境对村落与民居的影响。之后的研究中对于村落的历史过程分析、空间状态之外的人文状态,即人地关系的关注尤其深入。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传统村落的重视和传统村落的评选,国内学者开始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从宏观视角探讨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但已有研究缺乏微观的解释。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对传统村落的研究缘起于传统民居,经历了从民居建筑研究到村落整体研究的转向,研究视角主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从单体民居到整体村落的物质技术层面的研究,其关注的核心最终仍是落在“建筑”的意义上,对传统建筑要素与人居环境的系统性分析十分深入。

旅游研究领域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更多的是探讨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另外,国内外旅游研究者对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涉及利益分配、能力建设、参与模式等多方面,为传统村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值得注意的是,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仅是旅游影响研究的分支,传统村落的社区参与也仅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一部分,相关研究并未强调传统村落的特殊性,即对于村落的整体性、系统性探讨不够。

综上所述,不同学科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多面向的研究,在传统村落的价值、形态、演化、保护与利用等重要问题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案例素材和理论成果,并逐步成为一个问题导向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但与此同时,需要看到现有传统村落研究大多囿于单一学科视角,各学科提出的研究成果受限于自身的学科语言、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学科间研究成果对话不足,学科间亟待进行知识整合;同时,地域研究不平衡,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尤其是未开发村落仍需关注。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跨学科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路径

西方国家对传统村落的重视早于国内,而其对历史地区及传统村落的保护也有一个不断认识深化的过程,同样伴随着对城市化进程中诸多问题(如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等)认识的逐步加深。1980年后,国内开始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予以关注,经历了从民间呼吁到学术界重视,再到政府相关保护组织机构的成立,传统村落的保护逐渐成为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2012年年底,、,就“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即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与”。截至2016年11月,我国已公布4批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村落数量已达到4157个。尽管已推出传统村落名录,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仍刻不容缓。

学界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模式进行了多种研究视角的探索尝试。首先,社区保护理论视角,多是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从社区整体研究的层面来探讨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比如生态博物馆、社区营造等,为村落保护带来了新思路。其次,乡村建筑与景观保护视角,如有学者通过提出乡村建筑设计模型,讨论如何在传统村落中使新建筑与景观环境全面融合,诠释如何在少改变的情况下,适应不同的需求;再者,旅游开发视角,学者们对于旅游开发之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意义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适度的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村落民居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更新,促进传统文化、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与发展,同时促使村落主体“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但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合理的、适度的和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才是正确的路径,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重视地方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此外,旅游开发并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唯一路径,过度依赖旅游开发反而忽视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尽管保护与利用是不同学科在研究传统村落时均有所讨论的话题,然而不同学科在讨论同一问题时缺乏理论与方法的对话,因此相关成果也相对片面,缺乏跨学科视角下的理论与模式建构,往往出现“有视角而无模式”。如何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应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挑战?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主体是谁?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如何在城镇化背景下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此诸多问题都需要从跨学科的系统性视角,运用人类学、民族学、地理学、旅游学、建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展开讨论,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中的重大实践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构建起合理有效的、多类型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如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型、艺术推动型、第三方介入(如志愿者组织、NGO)等,从而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与全球化、现代化及城镇化发展的平衡点。

同时需要看到,已有研究对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主体关注不足,发展的逻辑往往因为背离生活的逻辑而使传统村落主体被搁置,学者的保护意愿大于村落主体的自我诉求,认识的错位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存在来自内部的障碍,保护理念难以落实。进一步研究需要强化对村落文化主体诉求的关注,在寻求二者的平衡中寻求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出路,从而构建具有地域和文化针对性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模式。

作者为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6-11-30

引用本文


孙九霞.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J]. 旅游学刊,2017,31(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