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孩子的座位,真的不用挑!老师说:学霸区其实在教室后半部

孩子的座位,真的不用挑!老师说:学霸区其实在教室后半部

开学在即,新教材和新生分班已尘埃落定,一年级家长又开始操心另一件事:排座位


教室里,到底哪个位置是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座位?根据杭州几所小学班主任们的反馈,爸妈们看中的位置出奇一致:中间、靠前,但是不要第一排。


脑补了一下画面:



爸妈为什么要这么选?


有的是身体原因,有的是心理上的原因。梳理了一下,想居中、靠前坐的孩子们,身体方面主要有这些特殊情况:


  • 近视(最严重的孩子,先天近视800度)

  • 弱视

  • 斜视

  • 听力问题

  • 过敏(靠近窗帘会有不适反应,所以不能靠窗坐)


“不仅要居中、靠前,家长也不希望孩子坐第一排。”杭州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一年级年级组长陈晓月说。


据这位资深班主任分析,大家普遍不看好第一排的位置,一是担心距离老师太近,孩子会有心理压力;二是如今爸妈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既怕电子白板影响视力,又怕擦黑板时扬起粉笔灰影响健康。


除了身体方面的原因,有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居中、靠前坐,是因为孩子的行为习惯欠佳,在幼儿园时就调皮好动。爸妈们认为,假如没有老师近距离盯梢,恐怕捣蛋鬼上课时也完全停不下来。


“理想座位”真能实现爸妈理想吗?


乍听之下,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座位,确实很不错,既照顾了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又能让熊孩子们秒变学霸。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班主任们异口同声地回答:NO


陈老师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有一年,我带六年级。班上有个孩子特别淘气,上课时间基本在神游。我和同事试了许多招,也没啥效果,只好‘破釜沉舟’,把他的座位调到前面。”陈老师回忆说,“换座位的第一周,貌似有点效果,小家伙上课时会盯着老师和黑板看了。可没多久,又变回老样子。”


她总结说:

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位置前后没有必然的关系。老师通常对全班孩子一视同仁,并不会特别关注前排的孩子,上课时也都是前后走动,不会只盯着前排的孩子看。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因为坐在老师跟前,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要在老师跟前好好表现,否则做什么小动作立刻会被发现。如此一来,再调皮的孩子也会变得守规矩,好好听课,肯定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

总之,坐前排到底能不能秒变学霸,关键还是看调换座位是否对孩子产生这种心理暗示。所以,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异。


学霸区到底在哪儿?


那么,教室里到底有没有固定的学霸区?真正的学霸区到底在哪儿?


网上流传的学霸区是这样的:



这张图靠不靠谱?班主任们集体摇头:“大学里自选座位,有可能这样,但小学里肯定不是这样。”


按照资深班主任的经验,学霸经常出没的位置在这里:



为什么靠后排的位置反而是学霸聚集区?


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一年级年级组长童丽君老师分析:

许多爸妈觉得前排孩子受关照,是个误区,老师在教室里转悠时,往往是在后排停留时间略长一些,会多指点几句。这主要是因为后排位置靠过道,老师站着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反倒是前几排,老师走不进去。

而且学生座位基本是按身高从低到高排的,相对来说,个子矮的同学,尤其是男生,自我保护意识会略强一些,有时不太容易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而坐后排的高个同学,似乎更阳光一些,听得进建议和意见,进步会比较快。

另外,坐后排的同学知道离老师远,反而更自觉,家长平时也会勤加督促。再加上学霸家长不会跟老师提要求,要把座位往前调。结果就有了这张学霸出没位置图。

不过童老师也说,这张位置图仅仅是相对而言,并不表示坐前排的同学里就没有学霸了。


对于排座位,她与同行们给爸妈的建议是:顺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绩好不好,和座位没有必然联系,关键还是看孩子的领悟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心里是不是憋着那股劲。


常见的“座位编排”标准


 按学生的身高编排
按学生身高的高矮编排座位,这是老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个小组中,将不同高矮的学生搭配适当,让个矮的学生排在前面,个高的学生排在后面。同时,还要考虑到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比如近视等等。

原因:一方面是避免高个子挡住矮个同学的视线,方便排座。另一方面,是教育学生要懂得谦让:我是大个子我要照顾小个子,我应该在后面。


按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
简单说,就是动静搭配。在小学,尤其是低段,一般会将男女生交叉排位。主要是考虑到男生好动,女生好静,做同桌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原因: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个性千差万别,如果把性子较急,爱动的学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处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说话、搞小动作的学生排在一组,这样就等于又给这些孩子提供了乱动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教学和活动效果。


按学生平时的表现编排

全面了解学生平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保证小组间实力的“势均力敌”。


原因:这样的编排,小组与小组间的悬殊不是很大,有利于各小组间开展各方面的竞赛;同时,小组内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有区别、有差异的学生相互搭配,可以在小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以达到最终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来源:钱江晚报升学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