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教育视线】核心素养大家谈(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区域行动 培育核心素养的品质教育

【教育视线】核心素养大家谈(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区域行动 培育核心素养的品质教育

小编的话

今天,为大家推送一篇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对于培育核心素养的区域行动的阐释。本文系姚伟局长在海峡两岸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长期以来,人们喜欢用“质量”一词来描述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一所学校的教育状况。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质量”的理解常常会被异化或者窄化,比如,衡量一个地区高中质量的高低,无非就是指一年一度高考的升学率排名。难道学校教育就是以训练学生考试能力为己任吗?这就是教育的全部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视阈扩展到用“品质”来描述与衡量,那么我们就会关心一定的稳态下国家、区域和一所学校的教育特质,也就是看,在对教育价值的认定上,我们是否在实现“人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原、规律和未来。


“教化嘉定”,这是历代贤人留给嘉定的宝贵财富和教育珍品,也是新时代提升嘉定教育水平的最大优势和厚实基础。


面对现代化新型城市生态发展的呼唤,面对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面对培育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嘉定郑重提出培育“品质教育”,旨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兴嘉定品质的教育。


所谓“品质教育”的“品”,就是一种评价标准,意味着教育内部的自评与社会家庭的他评之间的相互校准;所谓“质”,就是达到这一标准的程度,也就意味着通过合理的内在结构让每一所学校获得更优的质感。因此,当嘉定开始践行“品质教育”的时候,也就自觉地启动了价值内省——立足于区域文化根基,破土于区域优势土壤,助力于区域创新活力,而最终受惠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落实于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教育天职:给普通人最好的礼物




在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有人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能不能获奖。村上春树是这样回答的:“可能性如何不太好说,就(获奖)兴趣而言我是没有的。写东西我固然喜欢,但不喜欢大庭广众之下的正规仪式、活动之类。说起我现在的生活,无非乘电车去哪里买东西、吃饭,吃完回来。不怎么照相,走路别人也认不出来。我喜爱这样的生活,不想打乱这样的生活节奏。……对于我最重要的是读者。……我喜欢在网上接收读者各种各样的感想和意见——有人说好有人说不怎么好——回信同他们交流。”


2016年化学奖得主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因在做原先某一个专题实验中的偶然发现,而转换研究方向和思路:制造分子机器人,世界上最小的机器人。这次获奖就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肯定。


得与不得,都是最好的状态,平和如村上春树;敏锐、探索如皮埃尔·索瓦日……


我们是普通人,可以不懂得如何写小说,可以不懂化学里的分子机器人,但是我们必须懂得:平和的心境、敏锐的洞察力、坚持的毅力、转变的魄力、专注攻坚的能力……


给普通人最好的礼物,乃教育的天职。


这个礼物在嘉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该如何提供呢?




品质追求:核心素养即最好的礼物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内涵、构成、彼此关系及发展水平的论证和阐述,都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论证和阐述,就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化为具体和系统的基础教育阶段育人目标的途径。按照这样的定位,确定核心素养培育就是试图回答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013年以来,嘉定区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目标,打造品质教育,成就品质城市。这是嘉定区政府和教育系统面向嘉定的学子及其家长的郑重承诺。品质教育的追求,就是发展“品位高、质量优”的教育,就是推动区域教育内涵的整体提升。


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理解的核心素养,品质教育的指向所在。它们是:





1
适应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产业中的价值越来越大,知识的增长速度和淘汰速度也在加速。21世纪也是服务经济日益凸显的时代,团队合作、职位转换日益频繁。21世纪也是社会公共参与日益重要的时代,需要个体更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因此,学生的成长品质表现之一就在于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能够快速地适应各种变化。


适应力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1.学习素养,即拥有较好地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丰富的学习策略,具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


2.合作素养,即拥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交流沟通、组织领导及协作能力。


3.媒介与信息素养,即能够熟悉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生活与学习之中,具有媒体分析与创建的基本能力。


4.公民素养,即具有作为一位合格公民所必须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的认知与行动能力。

  




2
创造力





21世纪是创新驱动的世纪,经济,乃至社会、国家的竞争力都源于持续地创新。21世纪也是创新扁平化的世纪,创新的支持系统日益成熟,创业的外部门槛日益降低。个体通过创新实现创业,成就个人价值和创造社会财富,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学生的成长品质表现之一就在于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能够推进创新以创造价值。


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包括三个方面:


1. 创新意识,即拥有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2.创新能力,即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高效的推理,运用系统的思考方法,明智地判断和决策和综合解决问题得行动能力。


3.创新人格,即具有顽强的意志、大胆的冒险探索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等。包括,意志、毅力、动机、自信心等创新情感。





3
幸福力





21世纪是个体需要主动建构幸福感的世纪,丰富的物质财富、强大的虚拟社会、快节奏生活、高强度竞争、多元价值并存,都对个体幸福感的建设带来便利与挑战。因此,学生的成长品质表现之一就在具有健康阳光的身心,能够善待自己与他人,体认自己的价值,具有成就自己幸福感的能力。


幸福力的具体表现包括四个方面:

1. 健康的身体,即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养成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2. 积极的心态,即具有豁达的人生态度,坚韧的抗挫折能力,对世界的积极看法。


3. 关心的意识,即重视亲人和朋友的存在,关爱和善待他人,具有感恩意识和责任感。


4. 持久的爱好,即具有一项或多项健康良好的兴趣爱好,并陪伴终身。




区域行动:培育核心素养的品质教育





品位高,是对品质教育起点、手段和结果内在特征的概括,其主要表现为遵循育人规律、坚持科学决策、坚守公平均衡、聚焦内涵中心,这些特征共同表明了品质教育的发展之理、发展之基、发展之道和发展之位。





1
以尊重规律奠定发展之理





品质教育从尊重规律出发,坚持以育人规律为核心,把教育架构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规律、课程教学内在规律之上,透过这些规律切准教育发展的理脉,提升教育的品质。


为了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嘉定区自2014年起,在全市率先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聘请27名专家学者为嘉定教育改革发展整体规划、提出政策建议。2015年起,重点突出“文化铸魂和科技提升”两大特色,全面启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按照“加快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总的指导思想,重点实施“完善全面育人机制、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推动现代教育融合发展、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五个板块30项重点任务。


近年来,通过实施“学校改进计划”,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学校间的关系职责。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在全市率先实行校长准入制、校长聘任制、校长竞聘制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不断优化管理服务,制定全区公办中小学《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指标》,成为全市安全教育实验区试点,首家开通“教育微信”,全面推进食堂、安保等社会化管理工作,教育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未来,嘉定要进一步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教育治理体系。按照“推进管、办、评分离”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





2
以公平均衡夯实发展之基





教育公平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石,均衡发展则是夯实这个基石的有力手段,均衡公平是嘉定品质教育的根基。


“十二五”末期以来,随着嘉定城市化进程加快,现有教育资源不足、区域布点不均衡问题凸显,品质教育的基石越发需要夯实。对此,围绕嘉定“一核三区”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与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世外教育集团、,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制定《嘉定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实施方案》,以“两圈四区”办学格局发展品质教育生态圈:依托新城核心及老城地区品牌学校的优质资源,成立由迎园教育集团、新城教育集团和疁城教育集团组成的 “新城核心教育圈”;在科技创新核心区(北部),成立中科•嘉一教育集团和中科•实验教育集团,形成“中科优质教育圈”;在北虹桥商务区(南部),着眼于地域人文底蕴和地域优势,形成南翔、江桥两个学区;在国际汽车城核心区(西部),探索形成体现国际汽车城特点、适合安亭发展的中外融合的安亭学区;在嘉定工业园区(嘉定西北部),秉持园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STEM+创新教育,形成南苑学区。以两圈四区的办学格局进一步激发本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活力。


持续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培植一批区域新优质项目学校。以联盟共建为平台,充分发挥迎园中学、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清水路小学、南翔小学、马陆小学成等市“新优质”项目学校的引领作用,组建四个层级七个组团式发展联盟,包含品牌学校(2所)、联盟主席学校(6所)、项目学校(10所)和联盟成员学校(21所)。


以“组团”式发展为基本路径,立足学校发展、突破地域限制,开展基于同一研究内容的合作实践与协同创新。围绕“校本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教师主动发展机制建设、家校社区紧密合作机制、个性化教育需求供给”等改革议题,聚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管理变革、评价改革等学校改进与创新行动,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分享经验、协同创新,让学校变革智慧在共同体内有效流动并实现增值,有力推动项目学校持续改进和深度变革,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全市首家制定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分年度建设目标,把握原则,持续改进,多方协调,落实保障,有效推进,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区域优质均衡保驾护航。





3
以科学决策理顺发展之道





发展之道需要理顺,科学决策最为关键。但决策的科学性不仅来自于立足当下、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整体思考与规划,还来自于对决策客体内在本质的精准解剖。品质教育是在区域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平时对发展特征、发展逻辑、发展范式、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的浓缩概括,它需要科学的定位、精准的谋划、从而为其创造发展空间、发展环境和发展道路,进而引领区域教育全方位的工作。


理顺品质教育发展之道,嘉定要回答的是:


如何瞄准战略定位,更新品质教育发展空间?如何精确筹谋发展愿景,更新品质教育发展环境?如何把握未来需求,更新品质教育发展格局?


围绕这些问题,嘉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和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战略定位,最集中的表现在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提速发展,催生大量的高端服务及知识技能融合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这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品质教育”挖潜增效、积跬步致千里更新了时空。


“十三五”期间,嘉定提出了“宜居宜业宜人”的城市发展愿景,要建设融合“科技嘉定、汽车嘉定、教化嘉定和健康嘉定”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这将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及思维方式带来新的变革。


作为“品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基因和源泉,嘉定正通过挖掘、整理、提升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有传承基础、有典型特征、体现时代文明要求的“品质教育”生态;也通过梳理、提炼、创新学校文化内涵,有效改变师生行为方式,形成积极的价值观,筑起“知行合一”的“品质教育”文化;还将通过探索、合作、开发新形势下的科技教育,扎实推进科普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形成有活力的教育发展环境。


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机遇,嘉定正努力为教化嘉定品牌注入新的品质内涵。结合区域发展定位,一方面,对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愈发强烈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品质教育”发展内涵;另一方面,对接不断加大的人才队伍体量,在人才集聚增加,教育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情况下,继续吸引建设高端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学校区域布局,丰富课程类别,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打造开放、多样、优质的“品质教育”新格局。





4
以内涵建设提升发展之位





品质教育质量优、品位高,其固然离不开以尊重规律奠定发展之理、以均衡公平夯实发展之基、以科学决策理顺发展之道,但更需要在教育的关键领域和核心主题上不断突破,内涵建设是品质教育一以贯之的主线。


一是推出了教育综合改革基础教育“十大项目”,聚焦内涵提升,积极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基于郊区特点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践研究;新优质项目学校组团式联盟发展;优化过程,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体系”等三个项目,引领学校内涵的深化发展;以“‘引擎式’课程突破变革、‘触点式’课程深度变革、‘翻转式’课堂结构性变革、‘多样化’课程持续变革”等四个项目,助力学校的品质提升;以“问题解决能力与批判思维之源——STEAM课程建设、创意+——创新实验室建设、‘创新悦读+’——慧雅阅读推广”等三个项目,综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步开展绿色指标实验,成立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中心,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Ipad数字化学习、慧雅阅读、便携式小白板、“勿离手”实验教学、语言课程群等一批课堂转型实践成为全市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样本。


二是坚持文化与科技的综合融通。在“文化铸魂,科技提升”核心特色引领下,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注重文教结合、科教结合的协同育人功能,在文化与科技两个领域发力,特色不断彰显。比如,深入开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试点,推进“爱嘉学子”志愿服务、感恩励志和珍爱生命行动,以联片研修、翼学院创课等形式推动学生幸福课程建设。


深化“教化之城·礼乐嘉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爱赏嘉定·文化科技之旅”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联动开展2016年文化寻宝活动。深入推进慧雅阅读计划,开发培养儿童阅读和思维习惯的课程群,出版中华诗乐经典启蒙成果《慧雅乐童——中国唱诗班诗乐文化经典》,举办“国风新曲润课堂”——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现场会,让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教学、渗透校园生活、浸润学生心灵。嘉定区被确立为首批“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工作实验区”,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项目和基地学校建设工作深度融合。


嘉定对接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构建丰富多样的科技教育载体,自2010年以来,全区建成1个青少年科学研究院、5个科技创新拓展基地、8个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18个区级科技特色学校和20个科技项目布点学校。


2015年开办的嘉定一中附属小学,由8家区内重点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联合成立理事会,集合成员单位的科技创新力量,推出“博士课堂”、“明日之星”、“创艺嘉旅”3项互动活动,引导孩子走入科技创新的世界。制订《嘉定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指导意见》,大力推进青少年“创客135”行动计划等。


接下来,嘉定还将重点推进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交互式课程体系,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专用基地,组建科技课程开发专家团队,制定区级中小学科技课程标准等一系列工作,努力形成全面系统的科技教育体系,有效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


三是推动学校特色多样化发展,中高职贯通、“双证融通”改革。引导高中学校实现从分层教育向分类教育的转型,如, 嘉定一中以传统特色项目为支撑,形成自主创新教育特色;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提出探索无缝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嘉定二中以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引领,成为“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学校”;大众工业学校与市内5家高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试点“双证融通”改革,职业教育发展内涵不断深化。


四是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制订《嘉定区“十三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本区共有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10所,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8所,助推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建立分层分级分类培训体系,深入开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建立49个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形成“教、研、修”三位一体教师培训机制,借助专业机构,拓宽培训渠道,满足教师高端培训需求。构建与行业整合、对接、互通共享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人才引进与管理流动机制。2014年实施艺术、体育、科技、职业教育等技能型、实践型人才遴选制度。2015年制订《关于嘉定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情况及时进行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深化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探索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师资流动办法,进一步促进教育人才区域共享,师资合理、均衡配置。


把最好的礼物每一位学生,这是我们教育人必须坚持和为之努力的信念和目标。


品质教育的路上,我们一起承诺:立足于区域文化根基,破土于区域优势土壤,助力于区域创新活力,最终受惠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落实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品质教育的路上,我们一起努力:遵循育人规律、坚持科学决策、坚守公平均衡、聚焦内涵中心,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品质教育的路上,我们一起展望:回归教育本原,拓展教育空间,追求文化自觉,努力实现关注每一个人独特性、促进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的学校教育。


未来,嘉定将继续根植文教科创底蕴,把握区域发展优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助力每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为学生的幸福快乐成长引航,嘉定的“品质教育”将永远走在路上!


来源:第一教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