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往事并不随风而逝

往事并不随风而逝

在聆听中山医院历史发展的讲座中知道原来在1937年我院就设立精神医学科,心想在1937年的时候是粟老(粟宗华)还是夏老(夏镇夷)在我院工作,我所知道的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的历史是1982年徐俊冕教授第一个在综合医院设立了心理医学科,这曾是我作为心理医学科一名医生的骄傲。


粟宗华


夏镇夷


带着好奇,追根溯源去找出这段历史,首先询问了医史微鉴的专家杨震,他给我当时建院时医生的名单,说也不知道哪一位是精神科的医生。在这份德高望重的名单中,我熟悉的名字都不是精神科的,询问徐教授他也不知那段历史,而哪位精神科是开山鼻祖呢?后来在精神卫生中心的黄继忠教授的指点下,发现原来是她——韩芬。



韩芬(Fanny Gisela Halpern)


韩芬是奥地利犹太人(Fanny Gisela Halpern 1899-1952)的汉名,韩芬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是精神分析法鼻祖弗洛伊德的学生,1933年应国立上海医学院的院长颜福庆的邀请,她在国立上海医学院任教多年,1934年开始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课程,先后在红十宇会总医院、中山医院、公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同仁医院、仁济医院等处兼职。她在国立上海医学院任教期间以红十宇会总医院为其精神病科的教学医院,而后来才有1958年夏镇夷教授带领着华山医院精神科的医生们将上海市精神科力量汇集一起,建立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前身)。



颜福庆



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半个多世纪过去,精神医学和生物医学的蓬勃发展再次碰撞融合,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探寻精神疾病的全面疗愈之路依旧式微。其实早在1935年中华医学会在广州的会议上韩芬提交的论文从医学、社会、法律的角度提出精神病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这和恩格尔在40多年后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也仍然是我们这一代精神科医生的任务。



在1935年普慈疗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北桥分院的前身)的建立,是上海精神病学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创举,那个年代大多数老百姓不知道“疯病”是可以治疗的,韩芬任首任医务部主任。作为瓦格纳-尧雷格和弗洛伊德的学生,韩芬将许多生物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带给那个年代的医学生们,她曾经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班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她培养的学生中包括中国精神病医学的创始人之一栗宗华教授,夏镇夷教授1933年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也曾受教于她。



普慈疗养院


国立上海医学院


国立上海医学院旧址


正值中山医院建院80周年,回顾这段往事,读到医学大家们的文字,让我们看到许多的曾经:曾经医学分科并没有那么细,曾经神经精神是一家,曾经医师们大多都是多点执业,曾经的精神医学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共同发展,曾经就有多学科团队协作⋯⋯ 这些“曾经”像是秋日里的私语告诉我:往事并不都随风而去!回顾韩芬当时提出的许多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理念,从现在来看也依然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路。有开路者,也有赶路人,当我们不再在荆棘满地的路上行走时,会回想起那时的曾经......



(1951年韩芬随其母亲离开了旅居18年的上海后不久因病去世。)


发送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抑郁:了解抑郁症及抑郁情绪
>>>>

焦虑:了解焦虑症及焦虑情绪

>>>>

分裂:了解精神分裂症相关信息

>>>>

心身:了解心身健康及心身疾病

>>>>

康复:了解精神疾病康复信息

>>>>

儿童:了解儿童心理健康及精神障碍

>>>>

了解预防相关信息

>>>>

戒毒:了解毒品及戒毒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绿丝带

凡本微信平台标注“原创”的作品均经作者授权首发,合法拥有版权,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但转载前须注明“来源: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未经授权不得用于除转载外的其他用途,违反本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或点击菜单获取更多信息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