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实验】恢复学校课程的倾听感

【实验】恢复学校课程的倾听感


恢复学校课程的倾听感

 

课程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教育品质的集中体现。嘉定区品质教育项目课程子项目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项目的研究与实施,整体提升学校对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以优质的课程和有品质的课堂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需求,努力成为全市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样板区域,全面落实品质教育战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体制机制。为此,品质课程项目组在项目起始阶段对嘉定区的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以进一步了解嘉定区课程建设现状,把握区域课程发展需求,剖析区域和学校课程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进而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一、摸清家底:课程建设现状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集中座谈、重点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同时辅以查阅相关部门提供的各类文献资料。从集中座谈与重点走访的结果来看,嘉定区中小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理念与操作同步变革的工程,而从部分学校的实践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校的课程建设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嘉定区中小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主要成效

1.部分学校通过特色课程提升内涵,凝塑品质的意识明显

从调研结果来看,总体而言,各中小学校对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都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并能转化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实际行动。这说明,“二期课改”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得到逐步增强。例如,震川中学基于学校的“书院文化”制定了拓展型课程方案,包括古诗文、经典诵读等,体现了学校充分用学校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程建设的意识;怀少学校的“涟漪式课程”、曹王小学的“小神农课程”、马陆小学的“葡萄探究课程”等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本课程的意识与能力;中光高级中学的“V-I-P”课程、南苑中学的“俱乐部课程”、嘉定区实验小学的“数字素养课程群”反映了学校在实现学校办学理念时课程建设方面的追求与能力。安亭小学的“大艺术”课程、“大德育”课程、“大体育”课程以及普通小学的“课程统整”、封浜高级中学的“非遗”课程也很有特色。

2.部分学校特色学科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特色学科可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最终体现为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区域“很重视”与“比较重视” 特色学科建设的教研员占92.1%,(图1)认为学校“很重视”与“比较重视” 特色学科建设的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分别占99.0%和96.9%。(图2、图3)这说明,无论是在区域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对特色学科建设都较为重视。从座谈与走方情况来看,嘉定区也确实已有部分学校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成效较为显著。例如,针对理科教学忽视实验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相对弱化的现实,自2002年开始,嘉定二中选择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开展了“勿离手”高中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至今历时12年,,2014年获得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外,嘉定二中的地理学科、历史学科等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并在特色学科场馆建设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另外,紫荆小学借助区级立项课题研究,每一个学科都制定了特色学科建设方案,特色学科建设也做得有声有色。

3.以课堂转型研究为抓手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升课程效益

在课程实施方面,嘉定区从专业与行政上对学校进行了引导和支持。目前,嘉定区以课堂转型作为重点推进课改,主要关注有效教研,聚焦“品质提升、项目突破,质量提高”。行政方面,区教育局先后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加强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环节的一致性,开展“研究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活动,同时顺应嘉定区提出的“品质教育”理念,区教育局也下发文件,引导学校关注课堂品质;专业方面,区教师进修学院一方面注重课堂转型研究,通过项目的方式推动学校提升课堂品质。目前嘉定区已有50所中小学参与了项目研究。例如,丰庄中学在全校各学科推行便携式小白板,成为促进课堂转型的有力抓手,并获得广泛认可,而丰庄中学“运用便携式小白板促进课堂转型的行动研究”即为嘉定区50个课堂转型实验子项目之一。另一方面,在推动学校课程转型的过程中,嘉定区还关注有效教研,在实践中探索有效教研模式,通过教研员的桥梁作用,引领并推动学校的课堂教学转型,提升课程效益。

4.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支持系统

调研结果显示,在课程建设方面嘉定区已在政策、培训、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支持系统。课程建设方面,嘉定区以课程统整为重点,一方面,区教育局下发文件《嘉定区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以政策文本的形式,规范学校的课程建设实施;另一方面,区教师进修学院通过开展学校分管领导课程领导力培训项目、开展学校课程计划制定与实施专题研讨以及开展学校课程计划和校本课程评选交流活动,从专业上对学校课程建设给予了帮助。同时,区教师进修学院还要求中小学校的课程计划在开学第一周在校园网上公示,建立检查制度,更好地督促学校的课程建设。

(二)嘉定区中小学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课程碎片”、“课程拼盘”或“课程大杂烩”现象普遍存在。

课程改革到今天,提升课程理性,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的普遍追求。学校课程建设只是“点”的建设,没有形成“面”的气候。杂乱无序的课程通常被称之为“课程碎片”,随意拼凑的课程通常被称为“课程拼盘”或“课程大杂烩”,这两者均难以发挥理想的育人功能。调研中有校长认为,学校在办学理念等方面在持续不断探索,还处于低层次,低结构,没有建立与办学理念匹配的课程话语系统。一些学校不知道如何将现有的课程串起来,改变学校原来零敲碎打的课程开发现状,改变学校更善于“有什么样的教师,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传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的现状?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罗松副院长在调研中也认为,一些学校存在课程内容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现象。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一方面可能是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存在问题。例如一些学校尽管声称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但实际上缺乏其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普通化”,缺乏学校自身特色。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课程资源碎片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理清,这实际上涉及到学校课程规划的能力问题。

2.校本课程不少,但“精品”不多,反映出学校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座谈与走访获得的信息看,总体而言,嘉定区小学的课程建设比初中做得更好一些,高中也不错。高中方面,除安亭高中受制各种条件外,嘉定一中、嘉定二中、中光高级中学等高中都不错。此外,调研组也了解到,各中小学校基本都开发了校本课程,仅从数量与课程名称上看,课程显得丰富多彩。但进一步的了解可以看出,一些学校的课程品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校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调研中一些校长也认为,目前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了提高,但行动能力有欠缺;也有校长认为,目前课程规划方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提升教师设计、开发课程的能力。还有校长提及一些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只能按教师能力资源来开展,即便学生有需求,但学校教师资源也不足以支持,这实际反映出学校在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还存在问题。此外,在座谈中也有教研员认为,教师是教学能手,但不是课程开发能手,同时,教师又没时间培训,教师参与编制课程的能力有待提高。座谈中还有校长认为,现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显得更重要了,但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到底评价什么,学校没有底。上海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后,势必将引起中小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根据新的方案,可能每所学校都要针对自己学校的特点进行应对。如何增强学校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和个性化的服务,实际上也有赖于学校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3.一些学校的课程在课程的丰富性、精致性以及课程的实施深度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更好地了解学校课程建设情况,本次调研还从学生的角度开展了相关调研。为便于学生对所学习过的课程进行评估,调查问卷主要以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情况对课程的丰富性、精致性和课程实施的深度等三个维度共7个问题的描述,做出“赞同”、“比较赞同”、“一般”、“不太赞同”和“不赞同”等五个等级的判断。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嘉定区部分中小学校在“品质课程”建设方面获得了学生的认同。但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于学校课程品质的赞同度不是很高,主要问题如下:

(1)关于课程的丰富性:尚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关于课程的丰富性,问卷调查中主要有两个问题的描述供学生判断:一是“如果我们想学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总能在学校里找到相应的课程”,二是“学校提供的课程内容,总是我们想要的”。问卷统计显示,对这两个问题的判断,表示“不太赞同”和“不赞同”的总计分别为86.9%与85.7%,而表示“比较赞同”和“赞同”的总计分别仅有4.0%与4.6%(图4、图5)。这说明,一方面一些学校还不能满足学生在一些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能学校提供的部分课程又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课程。进一步的交叉分析显示,在学校提供的课程内容方面。

(2)关于课程的精致性:还不能很好适应学生发展水平

关于课程的精致性,问卷调查中主要有两个问题的描述供学生判断:一是“我们所学习的课程内容难度适中”,二是“在课程学习中,我们总能有所收获,并能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问卷统计显示,对这两个问题的判断,表示“不太赞同”和“不赞同”的总计分别为86.8%与88.1%,而表示“比较赞同”和“赞同”的总计分别仅有4.1%与3.5%。这说明,部分学校的开发开设的课程与本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3)关于课程实施的深度:课堂教学仍有待进一步转型

关于课程实施的深度,问卷调查中主要有三个问题的描述供学生判断:一是“任课老师在上课时,总是引导我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二是“任课老师在上课时,总是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三是“任课老师在上课时,总是为我们提供参与和体验的机会”。问卷统计显示,对这三个问题的判断,表示“不太赞同”和“不赞同”的总计分别为88.8%、88.5%与88.4%,而表示“比较赞同”和“赞同”的总计分别仅有3.6%、3.7%与3.7%。(图8、图9、图10)这说明,目前仍有部分学校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了课程本身的特点,更多的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的经历并没有因为课程而得以丰富。

4.一些学校在特色学科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偏颇,学校相关的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问卷结果显示,仅管学校层面认为自己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很重视,但实际上,在关特色学科建设内容方面的问卷结果却显示,学校对特色学科建设的理解可能存在偏颇。如特色学科建设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学校对学科课程建设相对重视,选择此项的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分别占74.0%和68.8%,但学科教学改革(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分别占44.0%和37.0%)以及学科学法指导(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分别占45.5%和58.5%)没有受到重视,而在学科教师团队发展方面,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的看法也存在分歧,63.0%的校长认为很重要,而56.4%的教研组长却选择忽略。

在有关特色学科建设方面的座谈中,有教研员也认为,一些学校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有做法,也初见效果,但还有学校在寻找特色学科建设的点方面存在困难,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学校对特色学科的认识还不充分。此外,问卷结果也显示,嘉定区在区域层面和学校层面对特色学科建设都较为重视。但同时问卷结果也显示,在已制定了有关特色学科建设的制度的学校,有55.6%的学校领导认为“作用一般”甚至是“不起作用”。这说明,学校可能在特色学科建设制度的科学性、适切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直面本质:品质课程的核心内涵

我们认为,品质课程是以丰富学习经历为主旋律,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有一以贯之的理念、逻辑清晰的课程。用一句话概括,品质课程是基于特定课程哲学而组织化了的课程, 是一种富有倾听感的课程,它将学生置于课程的价值原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匹配,努力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期待之间获得某种平衡的课程。

我们认为,品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原点性:回归原点,为孩子们的教成长与发展服务;2.现实性:针对问题,解决学校课程发展的实际问题;3.发展性:满足需求,聚焦人的核心素养的提升;4.层次性:有不同层次的实践样态。品质课程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描述:宏观上,品质课程是一所学校的课程模式;从中观上,品质课程可以是一个课程域群;从微观上,品质课程可以是一门校本课程。

一般地说,良好的课程有以下五个关键特征:一是倾听感,回应孩子的学习需求;二是见识感,丰富学习经历的取向;三是逻辑感,严密而非大杂烩或拼盘;四是统整感,嵌入方式而非加减法;五是质地感,课程建设触及课堂变革,与教学质量提升有密切关系。因此,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推进品质课程建设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的丰富性,即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2、课程的精致性,即课程开发得当与否,是否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匹配;3、课程实施的深度,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的机会。


三、行动建议:品质课程的思考

    提升学校课程品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与课程相关的多方面因素。根据嘉定区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状况以及“品质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要求,结合我们的思考,为提升嘉定区中小学校课程品质,项目组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一)学校层面

1.进一步规划学校整体课程,建构学校课程模式

就学校而言,围绕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结构化、系统化、整体性的战略思考很重要,同时也很有必要。首先,学校要通过对本校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打破以往课程建设的零敲碎打的局面,形成规范、系统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在研制整体课程规划时,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来确定学校的课程愿景与目标,更好地构建学校课程框架。学校要对学校实施的全部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资源整合,进行通盘的设计和安排,建构学校课程模式,从而增强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让学生享受优质的课程,让优质的课程成就学生。其次,学校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规划学校整体课程。目前,部分学校基于教育现状与学校实际考虑,大多课程可能更多涉及的是学科拓展类课程,学生其它方面的需求可能关注还不够充分。为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丰富学校课程以及增强学校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学校要充分做好学生需求调研,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开设课程。

2.关注课堂转型,注重课程内容与实施的一致性

调研发现,一些学校还存在重课程开发而轻课程实施的现象,一些课程的实施方式与课程设计的内容并不统一。例如,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更多的是通过活动进行体验,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实践来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种,一是部分教师观念或者教学行为没有得到转变,“旧瓶装新酒”,仍然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二是部分课程实施者可能并没有参与到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对课程本身的要求并不清楚。这就要求学校一是要继续关注课堂转型,使得教师从观念上必变更在行动上体现出新课改的要求,二是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调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让教师切身体验课程开发的过程,以更好地理解课程,这对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3.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对中小学而言,特色课程既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进,也包括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既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类课程或一个课程群。特色课程建设需要融合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直指育人目标,并进而带动其它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环境生态,最终塑造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目前,嘉定区部分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曹王小学的“小神农课程”、怀少学校的“涟漪式课程”、 马陆小学的“葡萄探究课程”、 中光高级中学的“V-I-P”课程、区实验小学的“数字素养课程群”,等等,但从整个区域范围以及区域对品质课程的追求来看还远远不够,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以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4.聚焦特色学科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特色学科建设是要在学科课程、学科团队、学科教学以及学科学习等方面以学校独特的学科理念为指导,根据教师和学生特定的发展需求,在已有的学科传统基础之上形成具有独特标志的学科。从实践层面来看,“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是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成为广大中小学校走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之路的共识。由于创建特色学校与特色学科建设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践中,特色学科建设成为了中小学促进特色学校发展的载体,更好地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区域层面

1.专业方面

(1)编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指南,指导学校课程建设

调研过程中,有校长认为,目前学校缺乏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反馈,也就难以了解课程是否科学有效;还有校长提出,学校在整体课程规划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有更多的专业指导。因此,区域层面可以建立品质教育课程标准,并制定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指南,作为学校规范开展课程建设以及评价的依据。

(2)研制区域特色学科评价标准,指导特色学科建设

调研中有教研员认为,中小学的特色学科要有标准,要有目标,要有评价,但特色学科不是拼师资,也不是拼学生成绩,否则区级学校不可能拼过市级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应该看学生到底发展了什么;也有教研员认为,特色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校长对特色学科的价值与意义要有了解,否则会忽视小学科;还有教研员认为,特色学科建设不能以学生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而是看学生能发展什么。因此,从区域层面制定特色学科的评价标准,确定特色学科的价值定位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区域层面可以组织学校开展特色学科建设方案研制活动,过程中予以指导,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特色学科建设方案评比,通过活动促进学校对特色学科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同时更好地开展特色学科建设。

(3)加强培训,提升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专业能力

有教研员认为,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土壤结合。特色学科建设的落脚点与核心点要通过品质教师来实现。学校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情况,发现的教师专长,给出“灵丹妙药”似的建议;也有教研员认为,特色课程建设首先需要特色教师,但不一定是特级教师,不是特级教师就有特色。但从调研结果来看,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还有教研员认为,培训时应尊重教师的培训意愿,增加教师(特色)技能方面的培训。

(4)研究教研模式,注重教研员自身的转型发展

从调研结果来盾,一些教研员在有效教研方面根据自身的特点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研模式,且取得良好的成效,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实际上每个教研员的经历与个性不一样,采取的教研模式也不一样。因此,教研部门应在关注有效教研的同时关注教研模式的研究。同时,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教研员也要根据市教研室提出的“教研工作三个转变”的思想,实现自身的转型:从单纯学科课堂研究转向学科课程的整体研究;从基于经验的研究转向基于证据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从个人权威转向合作共同研究。在此过程中,加强教研员培训,提升教研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教研员的“桥梁”作用。

(5)从区域层面引导学校组建课程联合体

为便于学校间的交流,区教师进修学院可以引导有相同或类似的课程的学校组建课程联合体。联合体之间在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可以开展研讨与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共同促进学校课程建设。

2.行政方面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政府职能正逐渐由管理走向服务。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也在逐渐转向,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转为组织协调与服务保障,而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嘉定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需要在两个方面为品质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支持服务:

一是经费支持。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学校教师缺乏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动力。有校长在调研中提出,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开发课程缺乏财力支持,校长只能以人情推动,或者以超课时津贴来作为激励。一些项目的经费中没有对教师的支持,很难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推进品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项目的开展在经费方面也要考虑如何体现在教师身上。

二是人事协调。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学校教师缺乏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时间。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本身承担的课时较多,很难有精力;二是一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结构性缺编。有人将这种情况概括为,“1995年的课时标准,2000年的二期课改,2008年的绩效工资”,配套的人事制度没有改革,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此,当前在教育行政部门无法改变人事制度的前提下,应注重区域内教育人事的统筹与协调,缓解学校师资力理不足的问题。




四、梦在路上:品质课程的系列行动

基于嘉定区课程改革需求,品质课程项目组主要采取了以“联合调研—过程指导——信息共享”的共建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实现“问题聚焦+创新驱动+活动推进+成果提炼”的项目推进经验。

(一)联合调研:问题导向的课程思维

提升区域课程品质的问题聚焦。指导团队由本项目组人员与嘉定区的研究人员等共同组成,运用访谈、问卷、观察等方式,共同剖析区域或学校课程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对策。

——2014年9月22日上午,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品质课程”项目组杨四耕、崔春华、潘琼等对嘉定区马陆小学、南翔小学、新成路小学、紫荆小学、怀少学校、震川中学、嘉定一中、安亭高中等8所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以及教导主任进行了访谈。与会学校的校长、副校长以及教导主任就本校课程建设现状、本校课程建设经验以及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分别做了发言,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2014年9月30日上午,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品质课程”项目组杨四耕、崔春华、杨金芳、潘琼等对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领导及研究人员进行了访谈。调研会议由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罗松副院长主持。罗松副院长简要介绍了嘉定区在课程教学与学业评价方面的情况,各位教研员就有效教研以及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当前教研工作以及学校特色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过程指导:着眼实践改进的课程行动

提升区域课程品质的基本途径。过程指导是指在课程改革实验的全程中,项目组组织专家团队对参与实验的学校加以指导。过程指导是分层次的。宏观上是指在促进区域课程改革科学设计、科研引领、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中,项目组要加以指导;中观上是指实验学校在课题申报、课题研究、实验操作和课题结题过程中,项目组要加以指导;微观上是指实验学校在诸如撰写论文时,涉及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以及得出结论等的过程中,项目组要加以指导。

——2014年9月3日,为进一步加强嘉定区课程改革,提升学校课程设计水平,推进品质教育,“品质课程”项目组在嘉定区组织开展了“中小学课程规划研制专项培训活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杨四耕老师作了题为“课程改变,学校改变”的专题讲座。杨四耕老师从学校的课程哲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要素和相互之间关系,并结合实例提供了学校课程整体设计的技术和策略。

——2014年9月—12月,品质课程项目组深入全区部分中小学指导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梳理学校课程哲学,确定学校课程发展的焦点和特色。

——2015年1月27日,根据前期工作安排以及学校在整体课程规划研制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品质课程”项目组在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举行了嘉定区中小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研制专题研讨会。“品质课程”项目组杨四耕、崔春华等老师出席。“品质课程”项目负责人杨四耕老师结合学校实例做了如何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专题报告。随后,与会学校分成两组,分别由杨四耕、崔春华老师对学校的整体课程规划进行现场辅导。

——2015年2-4月,品质课程项目组持续跟进项目学校课程变革行动,调整学校整体课程规划,为学校课程规划评选做准备。

——2015年4月23日,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对课程的规划,提升课程品质,“品质课程”项目组组织开展了中小学课程规划评比活动。本次评比共收到学校上报的课程规划59项,经专家评选,评出一等奖10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此次中小学课程规划评比活动,既是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也是对学校课程设计水平的一次检阅。在此次评审过程中,参与评审的专家一致认为,通过“品质课程”项目的实施,嘉定区中小学校对课程的认识更加清晰,掌握了课程规划的基本架构和核心要素,设计水平明显提高。

——2015年4月29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品质课程”项目组在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举行了项目学校工作会议。项目组杨四耕、崔春华、杨金芳、潘琼等老师以及27所项目学校的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会上,“品质课程”项目负责人杨四耕老师就有关学校课程规划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并对“品质课程”项目接下来的工作做了详细部署与安排。

——2015年5-6月,品质课程项目组研究中小学课程规划文本编辑、“品质课程丛书”的基本框架等,讨论了下半年项目工作计划。

(三)经验分享:过程即成果的课程变革

提升区域课程品质的辐射效应。通过举行全区性的项目推进活动,选择样本学校深度指导,实现“全覆盖”与“样本校”结合、“定点辐射”与“全面提升”结合。

——2015年下半年,聚焦品质课程,学校如何建构自己的课程哲学?课程如何承载办学特色,办学特色如何课程化?如何深度推进学校学校课程变革?围绕这些问题,品质课程项目组拟在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上海市嘉定区紫荆小学等学校召开“品质课程”系列现场会。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项目组拟结合项目推进实际,将进一步梳理项目学校的课程经验,探索“品质课程”若干模型,出版品质课程系列成果。

总之,品质课程,我们在路上……


友情链接